來源:幼教網 2018-07-16 15:47:48
情緒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內心體驗,它反映了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它像空氣一樣圍繞著我們、伴隨著我們。積極情緒會使人精神煥發(fā),消極情緒使人萎靡不振。情緒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占據著人的整個心理生活和實際生活,它既推動人的本能活動,又干預社會學習和創(chuàng)造活動,是整個人活動的動力。
在當前,幼兒學習英語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幼兒進行英語學習符合時代潮流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理念、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作為啟蒙教育的基石,由于其年齡及心理特點,他們往往是通過自身的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習得經驗。在幼兒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要順應幼兒的這種成長規(guī)律,讓孩子們沒有思想壓力,輕輕松松學英語,寓教于樂。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情緒這一非智力因素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保持健康、樂觀的狀態(tài),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尤其不可忽視。學生在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更容易接受言語指導,與老師、同伴交往更主動,熱情更高,學習更積極。因此英語教學應該重視情緒問題,要讓幼兒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情緒,如何利用這種積極情緒讓幼兒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是我在教學工作中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幾年的實踐教學活動,我對此有了一點初淺的感悟。
一、 讓孩子在集體活動中認識“我”,肯定自我,培養(yǎng)自信心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其自身特點的意識,是個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意識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社會生活實踐中,主體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本我”、“他我”“超我”一起構成人格的三個層次,在英語學習中,教師可引導幼兒不斷的認識“我”自己,不斷去超越“我”,以積極的情緒去感受學習的快樂。
1.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認識“我”自己。
幼兒英語教學有著其特殊性,它主要以聽說為主,讓幼兒在聽說中去理解其本意,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造認真聽,大膽說的機會!毒V要》中也明確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孩子們在英語活動中跟著老師大聲讀單詞,學說句子,模仿老師的語音語調,每當說得好、答的對時,我常常給他們送去贊賞的目光,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我”已掌握了老師教的內容,“我”是優(yōu)秀、聰明的,從而產生自信心,樂于學英語。
2.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認識“他我”。
“他我”即我在他人中的形象、地位。認識到“他我”可讓孩子正確評價我在他人中的印象,我與他人有何區(qū)別。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游戲競賽可以使幼兒認識到自己與同伴的差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進步,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例如游戲“catch the card”(搶卡片)中,幼兒聽老師的英語單詞去搶奪相應的教學卡片,反應快,先拿到卡片的孩子會得到全體幼兒表揚,居后者也會得到老師的鼓勵擁抱。孩子們在游戲中知道了自己與別人是否有差距,“我”在班級中學習如何,“我”是否掌握了老師教的本領。
3.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超越自我。
在教學活動中,我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結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在提問時給予不同孩子設定不同的難度,讓每個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回答出老師的問題,使他們產生超越自我,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例如在認識方位介詞“next to”(在---旁邊)時,我通過情景教學引導幼兒學說句子,當我站在黑板旁邊時,剛開始幼兒只能理解“next to”(在---旁邊)的含義,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逐漸表達說出關鍵詞“teacher”(老師)“ next to”(在---旁邊)“ blackboard”(黑板),接著大家模仿老師小聲的說出句型“the teacher is next to the blackboard”(老師在黑板旁邊),針對此情況,我及時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出來當老師在前面來把句子再次清晰表達出來,帶領大家一起大聲說出英語句子,孩子們領會了句式的正確用法。當我不斷更換物體,他們自信心加強了,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能力明顯提高。每個孩子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感受到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的喜悅。
二、為幼兒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使幼兒在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1.親近孩子,做孩子喜歡的老師和朋友。
每次上課,我都喜歡提前到班上,摸摸這個、抱抱那個,拉近孩子與老師間的心理距離,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愛自己。集體活動中我盡量蹲下來和他們進行演示或提問,減少傳統(tǒng)教育中老師居高臨下的地位;當做游戲時,我會把自己安排到其中一個角色中,和孩子一起參與到游戲里,例如玩游戲 “play hide and seek”(躲貓貓),我就是眼睛被蒙住尋找他們的人,是他們游戲中的一份子,是他們的伙伴,大家都玩得開心。最后大家都學會說:“we are playing hide and seek”(我們在玩躲貓貓的游戲)。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孩子怎么會不感到快樂呢。
2.在賞識教育中讓孩子愉快孩子成長。
賞識教育對于幼兒積極情緒的調動是有效的手段,美國一個教育家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賞識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要學會細心觀察孩子,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在集體回答中對內向的孩子只要愿意開口說,或在游戲中能主動參與是一種進步;外向的孩子能回答出難度較大的問題,或在小組游戲中為大家立下汗馬功勞也是一種進步,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進行鼓勵,讓孩子在愉悅的狀態(tài)中進行學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