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16 14:36:47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幼兒園英語教學已越來越被社會、家庭、父母所重視,而針對母語為漢語的幼兒這一特殊的接受教育群體來說,由于受到年齡的限制,要接受一門新的語言,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在課堂中應有言語的不斷再現(xiàn),讓幼兒能牢固記憶其發(fā)音和相關(guān)的意思;其次,幼兒所處的年齡段其最大特點就是注意力極易分散,課堂上需要老師不斷提醒。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最被幼兒接納的活動之一,也會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把游戲運用于教學活動,能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幼兒園英語教學應盡量讓幼兒把學習語言活動作為一種游戲,通過組織各種游戲活動,讓幼兒以動作、表情和語言等形式參與活動,使他們在動身體、動手、動口的活動中感受英語、學習英語、運用英語。
關(guān)鍵詞: 游戲 幼兒特點 英語教學 運用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地球村”,英語已成為“地球人”必備的交流工具,也成為現(xiàn)代人自我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幼兒園英語教學已越來越被社會、家庭、父母所重視,幼兒從小學好英語,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已成為大家的廣泛共識。幼兒教育強調(diào)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各個方面的教育應相互滲透,相輔相成,促進幼兒整體發(fā)展。母語為漢語的幼兒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接受教育群體,有著其年齡特有的特點,比如好動,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對薄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要接受一門新的語言,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園的英語教學與其他教學截然不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按一般教學規(guī)律進行生硬的灌輸,讓幼兒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忽視幼兒的年齡特征,那這樣的教學不會取得成功,幼兒也會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對英語感到厭煩,甚至于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符號技能,發(fā)展想象力,理解人的行為意義,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我們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應當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把游戲運用于教學活動,來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接受外來語,滿足其求知欲。
一、游戲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游戲,集自由性、趣味性和假想性于一體,頗受幼兒的喜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游戲成為英語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種必然。幼兒是在游戲中成長,游戲?qū)τ谟變簛碚f,其價值不應該滿足快樂上,而應該在滿足快樂的同時也獲得發(fā)展,幼兒通過游戲增長知識和經(jīng)驗,通過游戲獲得各方面的發(fā)展。語言研究學家表面,3—6歲的兒童具有模仿力強、敢于開口等特點,相當容易學會世界各民族的語言的發(fā)音,可以說幼兒在學習外語上有較好的天賦。因此,將游戲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穿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起到“潤滑劑”作用。它能調(diào)動幼兒多種器官參與,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聞聞、摸摸、想想、玩玩、寫寫的過程中學英語。這樣,既能避免幼兒年齡上的弱點,又能讓幼兒開開心心地學到英語知識,幼兒在教育過程中感覺到學習的快樂。
2. 游戲有助于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由于兒童年齡特征的影響,幼兒的學習更是憑興趣的,他們對喜歡的東西非常感興趣,而對不喜歡的東西常常置之不理。在英語教學中,與其他科目一樣,以游戲為主線的貼近幼兒生活的英語教學是最適合幼兒的,可以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可以寓教于樂,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引導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新《綱要》也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因此,幼兒園的英語教學應以游戲為主線。其特點是:幼兒主動參與,趣味性強,有充分的交往和活動的機會,這正體現(xiàn)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使幼兒產(chǎn)生極大的參與興趣,在積極的游戲中學習英語。
3. 游戲有助于創(chuàng)設情景、寓教于樂,促進幼兒英語學習
興趣與實踐相結(jié)合,是幼兒學習英語的基石。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情景,增強趣味性,讓幼兒參與活動,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英語。游戲的運用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造適宜于他們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需要的幼兒園生活,使幼兒能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水平。同時,把英語教學貫穿于游戲中,寓教于樂,可促進幼兒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把學過的單詞、短語編成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鞏固,對課本上的英語游戲進行改編。如歌曲《London Bridge》的游戲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在幼兒掌握這個游戲后,就可以加大單詞量,分成蔬菜類和水果類;交通工具類和日常用品類,這樣既擴大了復習范圍,又解決了游戲的單一性。對一些常用的日常短語,讓幼兒扮演角色進行復習,如到家做客、上學、逛公園等形式,這樣既復習了短語,又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表演的能力,
4、游戲有助于隨機教育,拓展知識,滿足幼兒好奇心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的好奇心是沒有止境的,隨機教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幼兒的提問,我總是盡量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答復。他們常常會指著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問是什么?用英語怎么說?這時,老師告訴他后,他會自覺、主動地聽,并牢牢記住。用非正規(guī)教育,有效的使用游戲可使幼兒在自然狀態(tài)和自我求知的趨動下,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
二、英語教學中游戲設計與運用的原則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幼兒園孩子的最主要的活動形式,它能調(diào)節(jié)大腦,活躍神經(jīng),緩解疲勞,消除緊張,提高效率,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游戲設計與使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安全性。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幼兒由于自身年齡小,沒有安全意識,教師在設計游戲時,首先考慮安全因素,如幼兒是否會碰撞、摔跤,教育幼兒應注意安全。
2.英語性。現(xiàn)在的幼兒園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自身英語掌握不足或擔心幼兒無法理解而在組織游戲時采用漢語。研究表明,幼兒學習語言遵循“聽——說——讀”的順序。他們語言發(fā)展是從學習聽話和說話,特別是從聽話開始的。因此教師在游戲中應盡可能使用英語,讓幼兒在其中獲得充分的練習聽英語的機會,然后再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英語配以動作、表情等體態(tài)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3.簡明性。由于幼兒理解力水平較低,加之對英語的掌握較少,所以當游戲規(guī)則過于復雜時,可能會導致幼兒不能理解游戲規(guī)則,進而不能正確掌握游戲,無法進行游戲。所以教師在解說游戲規(guī)則時,要盡量用簡單明了的英語;蛘咭部梢赃呎f邊用動作示范,使幼兒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明白教師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比如,在講turn around 的時候,教師可以邊說邊轉(zhuǎn),相信幼兒很快就能理解turn around的意思。
4.適宜性。一是要根據(jù)數(shù)學內(nèi)容選取適宜的游戲。二是游戲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幼兒的能力水平。游戲有多種類型,若游戲選取不恰當,則可能事倍功半,雖然游戲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并未達到教學目標;如果環(huán)節(jié)太多,難度太大,勢必會降低幼兒的積極性,也會導致一部分幼兒因難度過大而無法參與。如“拼圖游戲”只適合用于學習一些物體名詞,而不適合于兒歌、歌曲、動詞的學習;在教幼兒學完顏色之后,教師可以做一個六面不同顏色的骰子,請小朋友玩擲骰子的游戲,并說出相應顏色的單詞。
5.公平性。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往往注意那些對英語掌握較好、學習水平高的那些幼兒,他們參加游戲獲得表揚的機會可能比其他幼兒多幾倍;而那些性格內(nèi)向,語言能力較差的幼兒則往往被教師所忽視,造成參與游戲的機會不公平。長此以往,將加劇兩極分化,使被冷落的幼兒習慣于當觀眾,失去學習的熱情與信心。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要多關(guān)注那些性格內(nèi)向,語言能力較差的幼兒,多給他們的機會,及時鼓勵,使其共同進步。
三、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和開展
。ㄒ唬┯螒虻姆N類及幾種游戲的簡要說明
游戲的種類多種多樣。結(jié)合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習內(nèi)容,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有體育游戲:抓小魚;益智游戲:摸箱、奇妙的口袋、九宮格、傳話比賽、猜猜我是誰;角色表演游戲:光臨麥當勞;音樂游戲等。這些游戲既可單獨運用于教學中,也可相互包容。
1.英語角色表演游戲
現(xiàn)代幼兒學習英語一般只停留在聽與說上。而英語口語有時看似簡單的幾句話,但翻來覆去地念肯定會讓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利用游戲教學會讓幼兒在學習中玩,玩中學,使他們在自然狀態(tài)下習得英語。例如:在教幼兒用“Good morning”(早上好)這句話時,可先教會幼兒發(fā)音,并讓他們了解這話的意思之后,組織幾名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能用上“Good morning”的環(huán)境,然后表演給其他的幼兒看。幼兒在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很快就能掌握“Good morning”這句簡單地英語口語。幼兒對角色表演游戲十分感興趣,通過動口、動手體驗成功,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在快樂中得到發(fā)展。
2.英語智力游戲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