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張向瑜 2018-07-10 10:23:16
“幼小銜接”是近期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之一。日前,杭州市拱墅區(qū)申花實驗幼兒園和大關小學申花校區(qū)聯(lián)合舉辦幼小銜接活動,邀請大班家長走進小學,到一年級教室聽課、和老師面對面交流;顒又校浾甙l(fā)現(xiàn)一個值得思考的“不對稱”現(xiàn)象:家長最關注“學習問題”,老師最想提醒的卻是“生活問題”。
拼音要不要學 哪個銜接班好
家長緊盯著“學習問題”不放
活動前,申花實驗幼兒園在全體大班學生家長中做了個調(diào)查:你最關心什么問題?從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及現(xiàn)場提問看,家長最想問:拼音要不要提前學?
“聽朋友說過,拼音教得快,開學后一個多月所有拼音就都教好了,孩子會跟不上,提前學比較好。”一開場,一位媽媽的提問引發(fā)很多家長共鳴?杉议L們還有另一個擔心的問題:孩子拼音提前學了,課堂上就會聽得不認真,會起反作用。“可如果我孩子不上,其他人去上了,老師教學進度快,我的孩子是不是就跟不上了?”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怎樣的校外銜接班比較好?現(xiàn)在校外培訓班多,家長很難選。其他問題諸如:一年級學習內(nèi)容進度是怎樣的?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習慣?
書包抽屜比較亂 東西丟三落四
老師更提醒家長注意“生活問題”
大關小學展示了一堂一年級公開課,還組織了經(jīng)驗豐富的低段教師跟家長面對面談。老師們再三說,學拼音等具體學習問題其實不用擔心,現(xiàn)在“零起點”教學,不用過多過早介入。“其實生活上的問題,家長更要關注。”老師們根據(jù)多年工作經(jīng)驗做小結。
第一類最明顯的就是東西亂放,書包書桌亂糟糟,經(jīng)常在找東西。上學后,昨天忘記練習本、今天忘記鉛筆盒。“每天總有家長急吼吼地把東西送到學校保安室。”老師們說,可別小看這個問題,從生活遷移到學習同樣會丟三落四,比如做題漏做等。
第二類就是衛(wèi)生習慣,有指個人的,如出汗了不知道脫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也指值日方面的,一年級就要開始值日工作,掃地、拖地、排列桌子、給植物澆水、整理圖書等,有些學生就不會做。“這可能和幼兒園階段,父母老師相對管得細致有關。”老師分析說。
延伸閱讀——更多建議:閱讀、傾聽、注意力
小學老師的指點,讓家長心里有底了。對于申花實驗幼兒園和大關小學來說更是“雙贏”的。這次,小學老師也來到幼兒園聽課,了解幼兒園相對自由、活動豐富的學習狀態(tài),對他們也啟發(fā)很多。“幼小銜接是一個‘坡’,根據(jù)孩子需要,我們都往前走一步,坡度就小了,孩子容易走了。”申花園長金文和大關副總校長邵珠利說。
根據(jù)家長需求和老師建議,我們又梳理了幼小銜接的實用內(nèi)容:
●閱讀重要:閱讀,對提高孩子的理解力、表達能力有積極作用。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課外書時不要用大人的眼光選擇,應當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預習復習: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上確實需要家長幫助,但是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度”。預習時,側重幫助孩子了解與課文有關的背景材料。課后復習時,輔助孩子理解、背誦。
●注意力問題:小朋友注意力易受外界干擾。在完成作業(yè)時,可集中5分鐘、10分鐘等開始,專心做一件事,陸續(xù)延長。
●傾聽的習慣:會聽,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學會聽老師的提問、聽同學的回答,會聽是第一步,后面才能思考、表達。
●寫字姿勢:字漂亮與否還是其次,關鍵是握筆姿勢。可參考網(wǎng)上標準,掌握正確姿勢,多提醒孩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