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7-06 11:30:42
3。給予孩子理智的愛,避免“小皇帝”現(xiàn)象
在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撤嘴說:不,沒覺得誰愛我們。我大驚,循循善誘著:你看,媽媽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yǎng)家,多不容易!他們多么愛你們啊……孩子們很漠然地說:那算什么呀,他們是應該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的:我又問了一個孩子,那你什么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媽媽給我買小汽車,媽媽給我買新衣服,媽媽給我買巧克力,爸爸帶我去公園……。聽了這些話,我大大地驚異了,孩子心中的愛往往只是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已。對家長付出了那么多愛,孩子根本不在乎,也許是家長太愛孩子了,所以才導致孩子對愛的誤解:家長要理性施愛,應節(jié)制無益的物質奉獻,克制奴仆行為,給予孩子必要的教導。一句話,讓孩子回到原本屬于他的位置。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當今社會,家長們在充分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有些家長無視孩子或以不當?shù)姆椒▽Υ⒆映砷L中的“出格”和“異樣”,直到最后無法教育時,才異口同聲地說:“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越來越不懂事啦。”其原因往往在家長身上。要想使孩子健康成長,不妨少點物質投資,多付出點精神代價,即全心全意地投入。
首先,多給孩子一點愛心。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愛,勝過人類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和學習利用的任何能量,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一家人對孩子都傾注了愛心,使孩子在愛的耕耘下健康成長,但大人遇到煩事時,容易冷遇孩子;當孩子不聽話時,大人容易發(fā)火。這時,“多一點愛”的約定及時提醒家長,一定要以赤誠的愛對待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誤,切不能采取粗野的態(tài)度給孩子施加壓力或說一些傷孩子心的話,更不能在眾人面前數(shù)落孩子,以免使孩子產生反感情緒和反叛心理。家長應在批評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以及怎樣改正,然后抱抱他,親親他,使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
其次,是多一點耐心培養(yǎng)孩子,只有愛心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否則,家長對孩子動不動就發(fā)脾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班有一位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好象萬事大吉了,“教好教不好都是老師的責任,我沒有耐心,有時間我一個人清閑清閑。”面對這樣的家長,我還是要提醒天下的父母們,多一點耐心,舍得拿出點時間陪陪你的孩子,哪怕是幾分鐘的時間和他交談,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引導孩子,那么孩子的心里會是充滿快樂的。
最后,多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親子之間的交流是維護孩子健康情感的關鍵因素,也是最為有效的教育途徑之一,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缺乏交流而引起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部特殊而又惟一的“著作”,隨著生命的成長漸漸地增加內容,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就是細心地研讀這部著作,而親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則是走進孩子內心的捷徑。通過交談,家長不僅可以使孩子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溝通親子情感,使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發(fā)現(xiàn)孩子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可以使孩子更深切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從而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滿足感。親子之間的交談是隨時隨地的,父母要善于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時間,比如,坐在汽車上可以和孩子講講花草的生長,去商場時可以讓孩子說說喜歡的物品,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問問孩子在幼兒園開心的事。家長不必擔心孩子聽不懂,不在于說什么內容,只要用孩子喜歡的語言加上親切的笑容就可以了。因為這種交流的習慣和氣氛,會使孩子從中得到一種健康向上的情感,從而不斷地在自己成長的著作中勾畫出精彩絢麗的一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