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呱呱母嬰 2018-06-22 13:53:50
針對這些特點,可以先給孩子挑選運動性、參與性、趣味性較強的項目,比如游泳、輪滑、舞蹈、武術、陶藝、手工制作等。從事這些項目活動過程的本身,不僅可以激發(fā)、強化孩子的興趣,還能促進孩子肌肉和骨骼的發(fā)育,增強體質(zhì),鍛煉孩子的運動、協(xié)調(diào)和平衡的能力,對于開發(fā)孩子的大腦、增進他們的自信心也很有好處。
第三,要關注孩子參加興趣班的過程,了解情況,洞察孩子的動態(tài)。
家長不要把孩子送到興趣班就一了百了,就撒手不管了。家長最好也親身參與孩子的興趣班的學習和訓練,跟孩子一起當學生,可稱之為“跟班就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以身作則、熱情參與,對孩子是很大的鼓舞和感染。家長參與還可以從中了解訓練的過程、重點、難點和動作要領,回家以后便于按照老師的要求,對孩子進行具體的輔導。
家長跟班就讀,還可以了解指導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教學能力和教學進度,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孩子。
如果發(fā)現(xiàn)老師教學有問題或孩子不適應,應該在孩子厭學之前結(jié)束課程。當然最好是提前退班,以“全身而退”,免受傷害。不要等到孩子覺得自己不行,跟不上班,被淘汰出來的時候才被動退出。那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長要隨時觀察,看情況不妙,主動提出放棄,再選報其他的興趣班。這樣做是明智的。家長要盡最大努力,精心地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四,如果孩子不能適應興趣班的學習,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學齡前兒童的興趣不穩(wěn)定,很容易變化、動搖、遷移,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家長應當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當孩子出現(xiàn)厭學情緒時,家長首先要給予鼓勵,用積極的態(tài)度和辦法引導孩子繼續(xù)堅持,但不能強制、訓斥、挖苦,更不能打罵、體罰。
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繼續(xù)學下去了,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坦然接受。不要強制孩子做他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讓孩子“遭罪”。更不要以為這就是“沒出息”,從而挖苦、訓斥孩子是“朽木不可雕”,是“廢物點心”,是“吃嘛嘛香,干嘛嘛不成”。千萬顆別這樣做。
應當允許孩子嘗試和調(diào)整興趣指向,孩子有這個自主權,不要非得“一條道兒走到黑”。孩子哪怕只有過一天學習和訓練,至少增加了一次新的體驗,也會有所收獲的,不會是“白學”。
讓孩子參加興趣班,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個性,增強體質(zhì),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促使孩子身心全面、協(xié)調(diào)地發(fā)展。僅此而已。
家長要以平和心態(tài)對待,不要太功利化,把目標訂得過高,過于理想化,比如企圖通過參加培訓將來成為這個“家”那個“家”,目的和目標一定要現(xiàn)實一些。
不要給孩子參加興趣班強加難以承受的額外負擔,諸如培養(yǎng)特長,以作為進重點學校的“敲門磚”,或為將來求職做準備等等。這樣,就是太功利了,會使家長的心態(tài)變得扭曲,也會使孩子由于無法承受過重的“額外負擔”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