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悠然文化網(wǎng) 2018-06-21 15:32:08
在練琴的同時,訓練手指的觸覺對于成人來說是比較難的,除了每天用于練琴的時間很有限之外,練琴時認譜、數(shù)拍、手型、放松等要求已經讓他們透不過氣、顧不過來了,所以筆者也把這個訓練放在生活中進行,隨時可以練習,在其他工作進行時也可以練習。訓練方法也是十分簡單的,只要平時多用心去觸摸東西,或者任何東西到手上都用手指尖、指腹仔細地感受這些東西的質地。并不是要求他們真能做到像盲人一樣能摸出字來,不需要說出觸摸的具體感受,只要去注意,去感覺就可以,目的是讓手指尖敏感起來,直至養(yǎng)成習慣,就是手指什么時候觸摸到東西,都會馬上有知覺。以后練琴時注意指尖,指尖集中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很容易做到了。
四、僵硬
一個人立正的時候,開始都能做到放松,立正并保持姿勢一段時間,而后有人提醒:放松點,此時就會發(fā)現(xiàn)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僵硬了。又比如寫字,很多人的右手三指指關節(jié)左側都有個(轉第75頁)(接第86頁)突起的小包——繭,這就是寫字時沒有注意放松,筆抓得太緊,手指僵硬,長年累月,繭就長起來了。類似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人的一舉一動或是靜止不動都有可能使身體局部或全部出現(xiàn)僵硬,如果你仔細些,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會僵硬,只是僵硬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如此頻繁地出現(xiàn)僵硬,為什么不被發(fā)現(xiàn)呢?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習慣了。只有僵到一定的程度,身體出現(xiàn)不適或是阻礙了某事情繼續(xù)進行的時候,我們才去理會,讓自己放松。
培養(yǎng)的方法:留意生活中任何時候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當手里拿著東西的時候),如發(fā)現(xiàn)身體任何部分僵硬,就要有意的讓它放松,尤其是肩膀、手臂、手腕,讓腦子對身體的僵硬敏感起來并對其作出放松的指令,最后形成條件反射。一有僵硬就自然的會放松,慢慢的把放松養(yǎng)成習慣。筆者不主張成年人初學鋼琴的時候在琴上一邊學彈,一邊學放松。一是這樣的放松學得慢;二是在要注意手型、留意樂譜的情況下,放松很難做得好。
總之,習慣對于成人學鋼琴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彈奏的習慣在學琴之初或之前就應該開始培養(yǎng),各種習慣的養(yǎng)新替舊都會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新習慣的培養(yǎng)會因舊的習慣存在而受到干擾,產生一定的困難,但是成年人依靠自身的毅力和自控能力,加上一些正確的方法,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另一方面,成人能用于練琴的時間不多,因為他們還有其他工作要做,在音樂院校里學習的成人,他們要學習許多的文化課,應付各種考試,練琴的時間也是很有限的,但要培養(yǎng)的習慣很多,光靠練琴時那微不足道的一點時間是絕對不夠用的。并非所有的習慣培養(yǎng)都要有鋼琴才能進行,既然妨礙學琴的習慣是在生活中養(yǎng)成的,那么有利于學琴的習慣也可以在生活中去培養(yǎng)。既然練琴的時間不夠用,那么我們可以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工作的時間,或是休息的時間,訓練一些與鋼琴演奏相關的感覺和動作,把它們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各種有利于鋼琴演奏的習慣,不但可以提高練琴的效率,更徹底地解決學琴時出現(xiàn)的問題,還可以在生活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