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爸爸真棒 作者:特雷西 2018-06-20 14:32:13
2
不肯慢練
彈奏速度太快據(jù)說“絕對是年輕演奏者的頭號問題”。
有些孩子,在尚未熟練掌握一首曲子,小錯不斷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按照正常甚至偏快的速度開始演奏了。
這樣做為什么不好?
因為,快速彈奏不僅更容易犯錯,也更容易掩蓋錯誤,讓錯誤變得不容易被察覺。
更麻煩的是,你的肌肉會建立起錯誤的“肌肉記憶”,而肌肉記憶非常頑固,很難糾正。
就好比你五歲的時候,看到了“別墅”的“墅”字,你懶得查字典,囫圇吞棗把它讀成“別野”。十年以后,你可能要花10倍的力氣才能記住它正確的讀音,早知如此,不如當初花3分鐘去研究一下真相呢。
我孩子的鋼琴老師也向我反復強調過“慢練”的重要性:
在家練琴的時候,孩子自己經(jīng)常會忘記,忍不住就會彈得越來越快,父母一定要幫他們控制好速度!”
法國鋼琴家、作曲家卡扎徳絮說過:
練習時要彈得很慢,不用踏板,聽清樂曲中的每個音,然后用心來彈奏。如果需要一些特別的技巧,比如練習八度,那就找一些八度的曲子來彈。”
而我的經(jīng)驗是,要想控制彈奏速度,就要善用節(jié)拍器。讓老師事先推薦一個合適的節(jié)拍器,每次自己練習的時候都堅持使用。
節(jié)拍器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幫孩子建立起出色的節(jié)奏感。
有研究表明,節(jié)拍器練習甚至有助于彈琴技巧的提高。
保護孩子的鋼琴興趣,可以做這些
說了那么多,邦尼對鋼琴的興趣,又是怎么培養(yǎng)出來的呢?
其實,大多數(shù)孩子在學習鋼琴的最初一股熱情消退之后,都會進入一個“倦怠期”,很多孩子在這時會表現(xiàn)得對練琴特別抗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殺死”孩子對音樂的全部熱情。
比如我有個朋友從小學習鋼琴,小小年紀就考過了鋼琴十級?墒堑人M入大學,脫離了父母的視線之后,她立刻就發(fā)誓:這輩子再也不碰鋼琴了。
你知道么?我這輩子最恨的就是鋼琴,它帶給我的全是可怕的回憶。。”
本來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卻被爸媽的功利心扭曲成了難看的樣子。
邦尼5歲開始學琴,不到6歲就進入了“倦怠期”。
為了保護邦尼的鋼琴興趣,媽媽的對策是——
1
不做“推媽”
允許孩子一天只練習15分鐘到半個小時。
等孩子平穩(wěn)度過“倦怠期”,再把練習時間慢慢加上去。
而我孩子的鋼琴老師也告訴我,練琴的持續(xù)性比練習強度更加重要。也就是說,每天練習半小時,持續(xù)練習一星期,要比周末連續(xù)練習4、5個小時,效果要好得多,孩子感受的壓力也會更小。
另外,孩子是天生“喜愛規(guī)律”的生物,每天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練習,能有效降低家長督促孩子的難度,也有助于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2
有意選一些優(yōu)美的鋼琴曲播放給孩子聽
“我燒飯、看書、開車的時候,會故意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曲子。”邦尼媽說,“但我一直假裝是自己愛聽,從來不強迫孩子……這樣不知不覺地,邦尼也愛上了音樂。有時候她聽到好聽的歌曲,還忍不住技癢,千方百計弄到譜子,自己彈奏。”
3
給孩子提供演出的機會
邦尼媽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大概從邦尼八九歲開始,每次親戚朋友來家里,她都會跑到客廳,主動給大家演奏一曲。
“邦尼非常享受‘演出’帶給她的成就感。”邦尼媽說,“從此以后,我會特意給邦尼安排一些演出的機會——無論是學校的年度活動,還是去老人院做義工彈琴給老人聽,當然還有鋼琴老師安排的匯報演出和音樂會……”
許多鋼琴教育者都建議:把演出作為音樂教育的一部分。
為了準備演出,孩子在練習時會更加努力,也會更有目標。
當然,安排演出也應該考慮孩子本人的性格,如果孩子抗拒登臺表演,就不該給他們太大的壓力,而應該從家庭、朋友聚會這樣的小場合開始鍛煉,慢慢過渡到更加正式的場合。
現(xiàn)代科技幫忙,把孩子變成主動練琴的天使
說了那么多,其實作為忙碌的家長,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把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孩子選擇VIP陪練,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線陪練,完全幫孩子避開“不讀譜”和“不肯慢練”的坑,陪練老師都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會有策略地引導孩子練琴,呵護孩子對練琴的興趣。請他們陪伴孩子練琴再好不過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