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鋼琴課堂 2018-06-20 09:52:04
教師在啟蒙階段要注意循序漸進,對兒童不應過分地強調手型,因為他們的手指處在發(fā)育之中,骨骼軟,建立正確的手型需要時間,勉為其難只能適得其反,學生長期達不到要求便會產生逆反心理。教師應強調規(guī)范姿勢的概念,手型是自然的,掌關節(jié)頂住而不塌陷,手腕平穩(wěn),手指的每一個關節(jié)都要凸出,高抬指,用指尖觸鍵,仿佛握住一個小球。大多數學生在初學時難以做到姿勢標準,教師必須通過頻繁的示范和不厭其煩的提醒,讓學生對比錯誤和正確的姿勢,從而對正確的姿勢形成概念。
另外,學生初學琴時手指擊鍵只能發(fā)出軟弱無力的聲音,如果一味地強調音量,學生就會用手腕用力摁琴鍵來發(fā)出響亮的聲音,這是不可取的。教師可讓學生多做吊臂練習,學會放松手臂,手指落在琴鍵上時指關節(jié)立住,在手型、觸鍵方法正確的基礎上,逐步獲得明亮、圓潤的音色。通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學生就會逐漸掌握彈琴的正確手型和規(guī)范的觸鍵方法。
四、良好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
良好的節(jié)奏感并不僅是教會學生各種音符的時值有多長,而是要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節(jié)奏概念。在啟蒙階段教師應讓學生學會聆聽節(jié)拍器,因為學生自己數的拍子往往忽快忽慢,主觀性很強。如何讓學生準確地合上節(jié)拍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跟著節(jié)拍器唱譜,這樣學生就對均勻、統(tǒng)一的節(jié)奏有了體會。另外,對兒童來說,電子節(jié)拍器是較好的選擇,模擬人聲數的節(jié)拍更為直觀。
五、良好聽覺的培養(yǎng)
學生對于聽過的、會唱的曲子更有興趣,學得也更快。這是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對樂曲已經有了印象,在彈奏過程中向腦海里顯現的音樂去靠近,彈錯了能自己察覺并糾正。因此,課堂示范非常重要,教師應完整地、有表情地將樂曲演奏一遍,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聆聽彈奏出來的每一個音符的強弱和音色,讓學生形成聽覺和視覺兩方面的印象,學生也會非常愿意模仿教師的示范,提高學習興趣。
六、音樂想象力的培養(yǎng)
鋼琴啟蒙不僅僅是教學生每節(jié)課認識幾個音符,幾種節(jié)奏,再用手指在鋼琴上敲出來,這些都是音樂的表現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如何讓學生從學習鋼琴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樂趣和美妙,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兒童在接觸到表現不同內容的音樂時會產生不同的聯想,有的學生聽到《火車》時,主動告訴老師這首曲子像火車越跑越快了;《老麥克唐納》里的雙音貌似鴨子嘎嘎叫;最后一首《公主圓舞曲》是漂亮的洋娃娃在跳舞……音樂想象力是樂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如唱歌甚至跳舞等方式來教學,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枯燥,從而發(fā)掘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使鋼琴課不只是機械的手指運動,讓學生通過學習鋼琴,欣賞音樂、熱愛音樂。
以上是筆者從事鋼琴教學的一些體會。教師不僅是學生進行鋼琴彈奏的啟蒙者,更是帶領他們進入美妙音樂世界的引路人。因此,教師不僅要音樂素養(yǎng)好、業(yè)務能力強,更要有清晰的教學思路和良好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里受益終身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