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鋼琴課堂 2018-06-19 14:51:15
一、用科學的方法彈琴
鋼琴在三百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經(jīng)歷了一定的變化和發(fā)展。不同的流派有著不同的彈奏方法。我們今天用的更多的是手指彈奏法和重量彈奏法相互結合的彈奏方法。所謂的手指彈奏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抬手指的擊鍵動作,這樣的擊鍵動作能增加手指擊鍵時的力度,有助于在相對較重的鍵盤上彈出比較飽滿的聲音。而重量彈奏法則是強調(diào)鋼琴中演奏的主要動作是由肩部的肌肉來承擔的,而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動作則是被動的,在彈奏時只要依靠手臂的重量把力量從一個手指一動到另一個手指就可以了。在孩子開始學琴的就用科學的彈奏方法,不走彎路。
二、選擇有兒童情趣的教材
關于兒童鋼琴啟蒙教材,常用《拜尓》《小湯普森》。《拜尓》寫于19世紀50年代的德國,已有140年了。這本教材還是很注意音樂性的,里面還引用了一定數(shù)量的民歌。以及一些四手聯(lián)彈的曲子,都很富有音樂的美感。一開始先在高音譜表上訓練五個音(五指原位),做到了先易后繁原則的體現(xiàn)。在練習《拜尓》一定量后加入《小湯普森》《小湯普森》比較側重于音樂的趣味性,也是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來編寫的。
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1.教授教學法
教授教學法是教師用語言向?qū)W生傳授基本的音樂知識和彈奏技能。在講授過程中對兒童盡量少使用抽象的、概括性的稱述方式,而要用形象生動的、能被兒童理解的語言來講述知識。例如在講授五線譜是,可以指著譜子很直接的告訴學生“這是五線譜”,而沒有必要說“五線譜是由五條等距離的平行線構成的”,也沒有必要說“五線譜像五個手指橫放在紙上,等著小鳥飛上來”之類看似很生動形象卻混淆了很多不相關的表述。事實上兒童有著很強的模仿力和記憶力,在講授時簡潔、準確就可以了。
2.討論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是教師根據(j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通過對學生提問來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答案,以加強對知識點的進一步鞏固的方法。教師不應當采取居高臨下的方式,而要尊重學生的意見,使教學站在平等的層面,讓學生能流露自身的真實想法,有利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始終處于興奮高漲的狀態(tài),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3.觀摩教學法
由于兒童學習的直觀性,這種方法在對兒童的教學中常常用到。通過示范演奏,學生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彈奏方法和有關節(jié)奏音準的相關信息。但在做示范的同時也要同時講授一些基本概念,不能使學生依賴單純性的模仿。
4.實踐教學法
由于鋼琴演奏的表演性質(zhì),在兒童的鋼琴教學中經(jīng)常的表演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是很重要的。它能給兒童帶來適當?shù)膲毫捅硌萦,實踐自我期許的學習目標,也是讓老師有一個檢查教學成果的展示機會。這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只要一說開音樂會,孩子們就會認真練琴。經(jīng)常舉辦這樣的活動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能積累一些表演經(jīng)驗,也為相互學習創(chuàng)造了機會。
總之,我們不能讓孩子為了學琴而學琴,為了時尚而學琴、為了娛樂而學琴、為了考級而學琴,應當通過藝術教育,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