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8 16:24:49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同歸于盡。
成語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huán)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成語繁體:犬兎俱斃
成語簡拼:QTJB
成語注音:ㄑㄨㄢ ㄊㄨˋ ㄐㄩˋ ㄅ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犬兔俱斃作賓語、狀語、定語;指同歸于盡。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同歸于盡
成語例子:《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斃。”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準備去攻打魏國,大臣淳于髡認為這樣會兩敗俱傷,十分不利,就對齊王進諫:“天下最快的狗韓子盧去追天下最狡猾的兔子東郭逡,兔子在前面拼命跑,狗也拼命在追,經過一段時間,狗沒追上兔子,雙方都疲勞而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