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憨爸在美國 作者:憨爸 2018-06-07 11:01:18
精聽是需要帶著目標去聽的。比如孩子聽一首曲子,如果TA還不懂樂理的話,那么聽的時候可以了解這首曲子的作者是誰,出自什么地方;等孩子掌握樂理后,聽時就得關注節(jié)拍怎樣、旋律如何等等,這也是音樂的一個基本素養(yǎng)。
記得我看耶魯?shù)摹禠istening to Music》公開課的時候,老教授在第一堂課時就分享了一段他和兒子的對話,他看見兒子在聽音樂,就問他,“你知道這首曲子的曲風是什么嗎?你能識別這一段有幾個和弦嗎?你能分辨出低音線嗎?…”,因為兒子的答案都是NO,老教授才在耶魯開設了《Listening to Music》這門課,目的就是教會孩子們學會古典音樂的精聽。以前寫過一篇《耶魯教授:等了12年,我終于領悟音樂啟蒙的正確方式,很多父母都錯了》,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文章。
此外,在精聽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和孩子互動,這是啟發(fā)孩子想象力的一個絕好的時機。人的思維是分為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兩種。直覺思維是一種跳躍的思維,要求孩子快速反應。而等想好了再說那就是邏輯思維常用的方式。我們平時STEM教育強調(diào)的是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但是創(chuàng)新卻是來源于直覺思維。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愛因斯坦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他6歲的時候就在父母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提琴。正因為這樣,愛因斯坦說他的很多科學發(fā)現(xiàn)都受到音樂世界的第六感的啟發(fā)。
聽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互動,提問題:
想象一下,曲子里的這個小動物是什么呢?兇猛的大老虎,還是活潑可愛的小狗?
你能感覺到小狗在做什么嗎?
咦,曲子怎么慢了?小狗是不是跑累了呀?哦,它們也需要休息,在吃晚餐呢 …
曲子又快起來了,哦,小狗吃完飯又開始活蹦亂跳了!
利用這種邊聽邊互動的方式,很有故事性,也非常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他們會認真聆聽每一個音符,然后感受作者在這首曲子背后想詮釋的故事,陶醉在樂曲所帶來的快樂之中。
其實這樣的古典音樂曲子有很多,比如聽約翰.施特勞斯的《電閃雷鳴波爾卡》,可以讓孩子想象一下風雨雷電的交加;聽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可以讓孩子暢想一下黃蜂在田野間翩翩起舞;聽舒曼的《快樂的農(nóng)夫》,可以讓孩子感受一下農(nóng)場里那位辛勤勞動的農(nóng)夫的快樂 …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