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huán)球物理 2018-06-05 10:36:47
我們不能忘記傳統(tǒng)!我們更不能輕易淺薄地去否定傳統(tǒng)!我們亦不能輕易淺薄地去否定古人,更不能輕易淺薄地去否定古人經(jīng)過千難萬險,拼命得來的極為寶貴的認識。古代圣賢不為名,不為利,追求真理,百折不撓,幾十年如一日,以高度專一的精神,才證到、悟到的東西,是我們今天研究開發(fā)智慧的極為寶貴的資料和可靠依據(jù)。
那么,如何去開發(fā)這個“人人本具的無窮智慧”呢?這個辦法就是我們大家并不陌生的“專一”之法。古人就是用著“專一”的方法來開啟智慧大門的。提倡專一是大家都不應反對的,問題在于專一果真可以開發(fā)智慧嗎?答案是肯定的!滴水石穿、鐵杵磨針,講得就是專一的精神。我們這里講的專一,也是要有一定持久性的專一,這個持久性可以是幾天,幾月,甚至是幾年或幾十年。假若能夠專一到這種程度,即對某一問題專一到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程度,終將會在時節(jié)因緣成熟時豁然開朗、水落石出、渙然冰釋,繼而一通百通。至此,潛在的智慧之門便徐徐開啟了。古德講的“一經(jīng)通,百經(jīng)通”,正是經(jīng)驗之談。我國一位智者有一句詩:“雨止云收山似畫,風平浪靜月投江。”極其形象地描寫了專一開智后的奇妙境界?鬃釉趯ψ迂曊勊闹螌W心得時說:“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就是說孔子告訴子貢說,你以為我的學問,是從多方面的學習而記憶下來的嗎?子貢說,對呀,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對,我的學問是得到一個東西,懂了之后,一通百通。這里,夫子所說依然是專一開智的經(jīng)驗之談。
美國《成功雜志》慶祝創(chuàng)刊100周年時,編輯們節(jié)錄了一些早期雜志中的優(yōu)秀文章,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篇摘錄文章。作者西奧多·瑞瑟在愛迪生的實驗室外面,扎營三個禮拜之后,才訪問到這位著名的發(fā)明家。
瑞 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愛迪生:“能夠將你身體和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問題上而不會厭倦的能力… …你整天在做事,不是嗎?每個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你做事就是整整16個小時,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假如你們將這些時間運用在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上,你們就會成功。”
專一是一種精神力的集中。我們用凸鏡攝取太陽光于一焦點,便能起燃燒的功能,這是由于太陽光集中之后,就發(fā)生高度的熱力。我們的心智之光高度集中之后,也會產(chǎn)生高度的認知能力。我國近代佛學界老前輩楊仁山居士,早年在舊書鋪內發(fā)現(xiàn)《楞嚴經(jīng)》的時候,由于這部經(jīng)典的內容契機,他看得出神,竟不知天色已晚,后經(jīng)鋪內人的提醒,才覺已是暮色蒼蒼該掌燈的時候了。低頭再看書時,剎那異境,一片昏暗,經(jīng)書所載已是絲毫不能辨識。這正是我們的心智之光高度集中之后,產(chǎn)生的高度的認知能力的一個很好的例證。
蘇東坡有詩說:“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唯不見人,嗒然忘其身。”只要全神貫注在一個對象上,作畫便能神化,治學便能深造。所以古人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書經(jīng)》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惟精惟一,正是在做我們心智之光高度集中的功夫。
在此,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專一絕不是思維的技巧。專一是剔除一切“因為”“所以”等等的附加,直指本來!專一,就是要解決開發(fā)智慧的問題,這是迥異于國內外心理學界已經(jīng)提出的開發(fā)智力的各種思維技巧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專一是開發(fā)智慧的唯一方法,舍此別無他途。
專一是一種經(jīng)過特殊訓練的心理,是一種人人可以體驗而又人人未必體驗過的特殊心理。這種心理,心理學界研究甚少,所知甚微。此外,一般心理學所研究的,都不外乎心的現(xiàn)象、心的作用和心的變化等等,而對心的本體、心的來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體方法,卻終不能有確當?shù)恼f明。通過專一訓練,使被訓練者的雜念紛飛的意識活動逐步平息下來之后,這時,靜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清楚地呈現(xiàn)于前,這種靜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是迥異于一般思辯和邏輯思維的。
整理和研究這種靜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開發(fā)智慧的特殊功用,必將有助于在心理學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作為研究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心理學,不去研究專一這種特殊心理,就不成其為完整的學科。因此,我們在此鄭重提出,在心理學科學中設立“專一心理學”這一學科。那么,專一心理學的任務和研究對象是什么呢?專一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要解決迄今為止國內外心理學界還沒有解決好的開發(fā)智慧這一問題。專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要研究人類專一的心理過程及其生發(fā)智慧的規(guī)律。
專一心理學有其獨特的研究內容;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論;有古人關于“專一”的博大精深的研究資料可資借鏡;有久遠的“專一”教育傳統(tǒng)可以繼承。當然,我們也不能孤立地去研究專一。要廣泛深入地研究專一的一般條件或外緣條件。要研究志向與專一的關系;研究安心與專一的關系;研究興趣與專一的關系;研究情感與專一的關系;研究意志與專一的關系。一般人比較難以做到專一。除觀念上不自覺的因素外,有許多障礙專一的心理活動。因此專一心理學必須深入研究專一的障礙心理。專一心理是一種經(jīng)過特殊訓練的特殊心理,因此專一心理學要研究專一心理的漸進次第。
這是專一心理學的中心任務。
最重要的是,專一心理學要整理和研究古今中外豐富多彩的專一之法。
愛因斯坦說:“我相信直覺和靈感”。錢學森說過:“凡有創(chuàng)造經(jīng)驗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不能創(chuàng)造,不能突破,要創(chuàng)造要突破得有靈感。”又說:“從前自己頭腦中框框多,所以對一個新問題的思索,有時百思不得其解,要求靈感思維,于半夢境中突然解決”。而專一心理正是靈感之源、智慧之鑰。因此,專一心理學也可以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心理學。
我國心理學界老前輩潘菽、高覺敷兩位教授曾指出:“我國古代心理學思想是一個豐富而可貴的寶藏。我國的心理學者不應數(shù)祖忘典,必須好好挖掘這個寶藏,一以整理這份大量而可珍貴的先人遺產(chǎn),一以為了建立我國自己的科學心理學而大可以從中取材”。我們之所以提出專一心理學,就是希望在這一名義下對這份珍貴遺產(chǎn)進行挖掘和整理的,也可以說是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的一個嘗試。
專一心理學前景廣闊,專一心理學任重道遠。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愛迪生:“能夠將你身體和心智的能量鍥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問題上而不會厭倦的能力……你整天在做事,不是嗎?每個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你做事就是整整16個小時,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假如你們將這些時間運用在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上,你們就會成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