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05-29 09:16:44
當仁不讓
成語解釋:
碰到應(yīng)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xiàn)泛指應(yīng)該做的好事。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衛(wèi)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成語繁體:當仁不讓
成語簡拼:DRBR
成語注音: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當仁不讓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定語;指該做就做。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當,不能讀作“妥當”的“dànɡ”;不,不能讀作“bú”。
近義詞義不容辭、理所當然
反義詞推三阻四、臨陣脫逃
成語例子人家罵小弟魚肉鄉(xiāng)愚,這句話仔細想來,在小弟卻是當仁不讓。(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
英語翻譯:not dedine to shoulder; responsibility
日語翻譯:為(な)すべきことは積極的(せっきょくてき)に為し,だれにも讓(ゆず)らない
俄語翻譯:не откáзываться от справедливого дéла
其他翻譯:<法>quand il s'agit de faire le bien,il ne faut pas chercher à s'esquiver
成語謎語不拒絕好事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主張施行仁政,為人要有仁義,孔子回答學(xué)生子張說做到恭、寬、信、敏、惠等五點就做到了仁。沒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狹窄叫寬,沒有欺詐的心叫信,沒有怠惰之心叫敏,沒有苛刻之心叫惠。為人應(yīng)該當仁不讓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