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28 20:01:38
出言不遜
成語解釋:
言:話;說;出言:說話;遜:謙讓;恭順。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也作“出口不遜。”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張郃傳》:“圖(郭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成語繁體:出言不遜
成語簡拼:CYBX
成語注音:ㄔㄨ 一ㄢˊ ㄅㄨˋ ㄒㄨㄣ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出言不遜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說話傲慢無禮出口傷。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不,不能讀作“bú”;遜,不能讀作“sūn”。
成語辨形:遜,不能寫作“訓”。
近義詞出口傷人、血口噴人、出言無狀
反義詞謙厚有禮、彬彬有禮
成語例子:他出言不遜,當然不會受歡迎。
英語翻譯:speak rudely
日語翻譯:言葉遣(ことばづか)いが傲慢(ごうまん)だ
其他翻譯:<法>tenir un langage blessant
成語謎語誑;諍
成語故事:
張邰原是三國時袁紹手下的一員戰(zhàn)將。 袁紹有一次與曹操在官渡大戰(zhàn)。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督運糧草,屯積在烏巢。曹操于是趕往烏巢襲擊淳于瓊。 張邰勸諫袁紹說:曹操兵士雖然比我軍少,但都是精兵,萬一 淳于瓊守不住烏巢,就糟了,我以為應該派重兵支援烏巢。 袁紹的另一名大將郭圖說:張邰說的不是好計策。我看應該先 襲擊曹操的大本營,這樣,曹操一定會回去救援,烏巢之圍便不救自解了。 張邰聽了,不同意郭圖的意見,說:曹操兵營易守難攻,不可能 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瓊被擒,我們斷了糧草,就輸定了。 袁紹覺得自己的兵力遠勝于曹操,于是采取郭圖的方案,只派遣小部隊救援淳于瓊,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曹操嚴密防守,袁紹無法將曹操的大本營攻破。曹決襲擊烏巢成功,用大火燒了袁紹屯在烏巢的糧草,這一來,袁紹的軍心動搖、不戰(zhàn)自敗。 郭圖知道這次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計策不當造成的,便采取惡人 先告狀的辦法,向袁紹誣告說: 張邰對吃了敗仗竟然幸災樂禍,說話也很傲慢無禮。 張邰知道后,生怕袁紹遷怒于他,于是投奔曹操。他對曹操說: 郭圖對袁紹說我幸災樂禍,出言不遜,我只能來投奔你了。 曹操說:你來投奔我,就像韓信投奔劉邦一樣正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