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7 16:50:45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湘美版四年級美術下冊《編紙條》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編紙條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過程與方法:了解穿編工藝的形式美法則及構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良好工作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編紙條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課型:制作
	
	  教學準備:課件、彩紙、剪刀、固體膠等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活動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編紙條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過程與方法:了解穿編工藝的形式美法則及構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良好工作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編紙條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課型:制作
	
	  教學準備:課件、彩紙、剪刀、固體膠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
	
	  教師在課前運用“一提一壓”的穿編方法,制作一件雙色對比色調的編紙條作品。選用不同顏色同等長度的紙條,在作品背面將有關緯條加長,加長部分隱藏在作品背面。
	
	  1.展示這件“一提一壓”雙色編紙條作品正面。
	
	  2.教師依次拉動加長的緯條,將這件雙色編紙條作品變成三色編紙條作品。
	
	  3.再依次拉動加長的緯條,將這件三色編紙條作品變成四色編紙條作品。
	
	  4.展示一件協(xié)調色調編紙條作品,和這件冷暖對比色調作品進行對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編紙條作品的正面和背面。
	
	  6.揭示課題——編紙條。
	
	  二、方法探究
	
	  1.學生自學教材左頁的制作步驟和制作圖示。
	
	  2.師生討論:
	
	  (1)經(jīng)條和緯條的制作有什么不同?
	
	  (2)為什么經(jīng)條的上下兩段要相連?
	
	  (3)整理作品時不粘牢緯條兩端可以嗎?
	
	  3.學生上臺嘗試“一提一壓”的穿編方法。
	
	  三、創(chuàng)新探索
	
	  1.教師問:怎樣讓你的編紙條作品與眾不同?學生自學教材右頁的創(chuàng)新方法。
	
	  2.師生討論,小結創(chuàng)新方法:
	
	  (1)緯條:改變緯條的材料和寬度。
	
	  (2)經(jīng)條:改變經(jīng)條的形狀和寬度,如折線形、
	
	  弧線形。
	
	  (3)穿編方法:改變提壓數(shù)目,如兩提一壓或一提三壓。由此作品可分為抽象類和具象類的變化。
	
	  四、欣賞評價
	
	  1.展開自評和互評,交流感受和體會。
	
	  2.教師小結,肯定學生的制作熱情,并使學生對下節(jié)課充滿期待。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活動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編紙條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過程與方法:了解穿編工藝的形式美法則及構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良好工作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編紙條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課型:制作
	
	  教學準備:課件、彩紙、剪刀、固體膠等
	
	  教學過程:
	
	  一、思維拓展
	
	  1.展示、欣賞幾件不同尺寸的編紙條作品,問學生它們適合用在哪里?
	
	  2.各小組之間展開討論,并交流設想。
	
	  3.教師出示一張未經(jīng)裝飾的賀卡用紙和一本書。師生討論、交流,共同將編紙條作品改裝、組合成賀卡、書簽、包書紙等。
	
	  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學生之間交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設想。
	
	  2.明確作業(yè)要求:制作一件實用的編紙條作品。
	
	  3.學生自主表現(xiàn),教師巡視指導。
	
	  三、欣賞評析
	
	  1.展示作品,欣賞評析。
	
	  2.學生下位,自由欣賞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