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5 15:41:30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大象版三年級自然與科學上冊《電與我們的生活》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 生活離不開電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電對人們生活的改變,能說出電對人類生活有哪些作用。
2、能舉例說明電與現(xiàn)代化生活密切相關。
3、引導學生初步了解電的來源,懂得節(jié)約用電的重要性。
4、體驗討論與交流在科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想知道、愛提問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難點:
了解電的來源。
四、教具準備:
有關發(fā)電站的圖片。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で閷
1、展示課本的組圖,
師:兩幅圖讓我們了解到不同的生活,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請說一說電與我們生活、生產的關系。(板書:11、電在我家中)
。ǘ┬抡n活動
1、認識電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作用
。1)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在發(fā)明電之前,人們是怎樣生活的?”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在停電之后,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3)小組討論:結合組圖,說說電對人類生活有哪些作用?
(4)鼓勵學生從“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關于電的問題,并展開交流。
(5)指導學生交流收集的家電資料,說說各有什么用途和功能,使學生對電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2、認識電是如何傳送到各個地方的。
。1)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各種的看法: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但是電是怎么來到我們生活中的?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插圖,認識電是發(fā)電廠發(fā)電(水力發(fā)電、火力發(fā)電等)后,經過高壓輸電、變電站改變電壓、長途輸送,最后才成為我們家中的電源。
(3)指導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4)VCD:電從哪里來(8分鐘)了解人類發(fā)現(xiàn)電的歷史,使學生懂得電的發(fā)現(xiàn)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電的發(fā)現(xiàn)是人類歷史上一件重大的事情。
。4)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節(jié)約用電。
。5)布置節(jié)約用電的小調查活動。
(6)鼓勵學生課后調查生活中節(jié)約用電的方法。
3、拓展及作業(yè):了解近年來新型的生產電能的方法。
5.2 電燈亮了
教學內容:
第五單元第2課。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學生主動開展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
感知科學現(xiàn)象──提出問題──做出假設──開展探究──交流──得出結論──推廣應用。
2)學生學著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解決科學問題,包括:根據科學現(xiàn)象提出問題,根據問題組織、選擇材料,根據材料開展科學探究。
2.知識與技能:
1)知識:知道電可以轉變成光;知道簡單電路所需的基本元件。
2)技能:能根據探究需要選擇材料;能動手拼裝簡單電路;能畫出簡單電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