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5 15:26:15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三年級自然與科學下冊《雨下得有多大》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嘗試根據(jù)空氣的溫度推測會不會下雨。
知道下雨前空氣溫度會增加。
知道用測量的方法可以明確空氣的溫度和降水的多少。
知道計量標準的統(tǒng)一,才能得到正確的雨量測量效果。
教學準備
釘子、大頭針、木板、長頭發(fā)、硬紙板、紐扣、線軸、小錘、膠水、兩粒小珠、彩筆。
塑料瓶、剪刀、透明膠帶、標尺。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檢查學生帶來的物品。
復習引入。
自主學習
下雨前,空氣的濕度會變大。我們通過觀測空氣的濕度變化,就可以判斷會不會下雨。
做個頭發(fā)濕度計。
小組合作來完成。
小組展示各自的成果。
師生小結(jié)。
在一個下雨天,觀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記錄下來和同學交流。
活動時要注意安全。
分小組進行測量。小組匯報。
比較各小組測得的數(shù)據(jù),大家測量的雨量一樣嗎?說說這是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
課后作業(yè):寫幾個描寫雨的成語。
教學反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