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5 15:22:57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三年級自然與科學下冊《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第五課。
設計思路:
本課圍繞“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這個問題安排活動,使學生再一次經(jīng)歷“提出問題--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動手做”是科學課的靈魂。本課教學力求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變化,揭開物體沉浮之謎,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能夠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2、知道改變物體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水里加鹽等物質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3、在活動中學習科學觀察、科學實驗的方法,能將學到的沉浮知識運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體驗科學探究樂趣。
教學重點:
知道改變物體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水里加鹽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教學難點:
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水槽、盆子、水,橡皮泥、硬幣、筷子、泡沫塑料、細鐵絲、透明杯子、鹽、土豆、雞蛋、毛巾、空瓶子、勺子。
學生:橡皮泥、毛巾。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件大家非常熟悉的東西:橡皮泥、硬幣、筷子、泡沫塑料、土豆、雞蛋。把它們全部都放進水中,請大家觀察:哪些沉在水里,哪些浮在水面上。教師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板書: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
二、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往水里加鹽,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在水面上
。1)說到浮在水面上,我不禁馬上會想到死海。人可以浮在水面上看書。課件展示人們在死海上漂浮的畫面。人可以在死海漂浮的原因就是死海的水中含鹽量很高。根據(jù)這個原理,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杯飽和鹽水?闯猎谒锏南鹌つ、硬幣、土豆、雞蛋它們是否也可以在飽和的鹽水中浮起來。
。2)分組制作飽和鹽水。
學生小組活動:先說說怎樣制作飽和鹽水,有什么注意事項。然后再動手往水里加鹽,充分攪拌使鹽完全溶解,一直加到鹽不再溶解為止?茨慕M完成得又快又好,把鹽水拿到臺前展示。
(3)教師分別在四個杯子里放入土豆和雞蛋,看看土豆和雞蛋會怎么樣。再放入橡皮泥、硬幣,學生觀察橡皮泥、硬幣放進鹽水中會怎么樣。我們發(fā)現(xiàn)土豆、雞蛋浮起來了。但是橡皮泥、硬幣還是沉在水底。是不是我們自己制作的死海水鹽分不夠?教師繼續(xù)給兩個杯子加鹽,硬幣和橡皮泥還是沒有浮起來。我們知道物體能不能浮在水面上和物體的密度有關,因為橡皮泥和硬幣的密度比鹽水大,所以它們在鹽水里面也不浮上來。
(4)小結:我們看到往水里加鹽確實可以使一部分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但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浮起來了。我們找到了一個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板書:往水里加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