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24 16:26:4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guān)于2018年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艱辛的探索》教案設(shè)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大致過程,特別是幾次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
2.能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動手辦一份小報。
3.懂得搜集資料是科學學習的的一種重要的方式,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
4.意識到人類為了探索宇宙奧秘付出的艱辛。
5.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教學準備
1.教師.學生均要搜集人類探索宇宙的相關(guān)資料。
2.學生:白紙一張,鉛筆.彩色筆 剪刀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1.導入。
。1)提問: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天上有條河”,誰來說說銀河有什么特點?什么是光年?
。2)談話: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人們對宇宙探索的艱辛的歷程。(板書課題)
2.了解學生對“人類探索宇宙情況”的了解。
。1)談話:大家知道哪些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事件?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3)各小組派代表匯報本小組的情況。
3.匯報自己搜集的資料。
。1)小組內(nèi)匯報自己所搜集的資料
。2)組長做好紀錄,相同的歸納在一起。凡搜集兩條的就可得一個優(yōu),以此類推,看誰得的優(yōu)多。
。3)組長先匯報本小組得優(yōu)的情況,再匯報本小組搜集的資料。
(4)教師作好記載,注意將相同的資料歸類。
。5)教師談話:剛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資料,說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獲。
4.學習課本上的資料。
。1)談話: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本為我們提供的資料。
。2)學生自學課本上的資料,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
。4)教師提問: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資料可以分為幾類?
。5)教師談話:課本為我們提供了兩類資料,一類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開創(chuàng)了人類歷史上載人航天的新紀元。另外的事件是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5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被順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還有2005年10月17日,神舟6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飛行任務(wù)并順利返回,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續(xù)寫了輝煌。
另外一類是失敗的例子,主要有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起飛后發(fā)生爆炸,航天員全部遇難。還有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返回降落時
(6)提問:看到這些資料,你們有什么想法?可以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再請同學們匯報。
。7)教師談話:通過這段資料的學習,同學們有很多想法,大家認為人類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yōu)榱丝茖W事業(yè)的獻身精神。
5.整理資料,體會收獲。
。1)同學們既搜集了資料,也學習了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將自己目前所了解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可以按時間發(fā)生的順序,也可以按其他自己覺得合理的順序進行整理。
(2)學生整理資料,教師巡視。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