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4 14:08:21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聆聽《凱皮拉的小火車》
1、導入: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巴西的音樂作品《凱皮拉的小火車》。
2、簡介:
《凱皮拉的小火車》是巴西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樂要素,如悠長的民歌旋律,大小調式交替特點,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樂器:巴西鈴鼓、響葫蘆、卡巴薩等,運用多種表現手段,借鑒巴赫風格,以管弦樂的這種形式,創(chuàng)作了這首樂曲。
3、欣賞樂曲,邊聽邊想:
你對樂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樂曲是否把你帶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車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樂的節(jié)奏和音響?
4、學生邊聽邊想,聽完后四人小組討論
5、師提問,生發(fā)揮
(1)你知道什么是“凱皮拉”嗎?這首樂曲的風格有哪些與眾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國文化的作品?
(2)你可以在地圖上找到巴西嗎?(出示世界地圖)
(3)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巴西當時的情況怎樣?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現了巴西農場的小火車?(學生通過自己準備的資料回答老師)
(4)你可以邊聽邊唱音樂中的旋律嗎?(學生與老師一起跟著旋律哼一哼)
(5)這首歌曲的情緒是因乘火車而快樂的,還是因沉重勞動而憂傷的?為什么?農場的人喜歡火車嗎?
學生面對老師提出的一連串的問題,通過再次地欣賞,進行討論
(6)音樂中有哪些節(jié)奏令你感覺十分獨特?與你聽過的美洲、非洲、歐洲的音樂節(jié)奏、美國的流行音樂有相同之處嗎?
(7)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寫火車運行和火車乘坐人的心情的嗎?
學生帶著老師的問題再次討論
三、小結、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火車來了》
三、欣賞《太平洋231》
1、簡單介紹作者:
奧涅格,瑞士作曲家。音樂具有強烈的個性,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音樂語言大膽而自由,在和聲色彩上受法國先鋒派的影響,在流派上屬于新古典主義。他認為自己“既不是多調性派、無調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
2、音樂作品分析:
管弦樂《太平洋231》是奧涅格于1923年創(chuàng)作的交響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劇院,聽眾反映強烈,被稱作是20世紀 20年代現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當時蒸汽機車中一種先進的大型火車頭,因其每邊共有以2+3+1組合而成的6個車輪而得名。奧涅格特別鐘愛火車頭,他曾說:“如同別人愛馬一樣,我始終熱愛火車頭。對我來說火車頭簡直是有生命的……”
3、初聽,邊聽邊想:你通過欣賞,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再聽,邊聽邊想:你能把樂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節(jié)奏寫出來嗎?你能根據火車的速度把節(jié)奏排一排順序嗎?
5、復聽。
對三部寫火車的作品進行比較
6、你乘坐過火車嗎?說一說你第一次坐火車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關火車的音樂、詩歌、舞蹈、圖片、照片和模型介紹給大家。
四、小結下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