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19 16:08:19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浙美版三年級美術上冊《山外有山》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全國各地各種名山大川的圖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浙版美術教案
2.了解簡單的淺浮雕知識,嘗試用各種紙材,學習撕、剪、拼、貼等紙造型技法,表現(xiàn)山外有山重疊的山峰。
3.進一步認識大自然山外有山,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二、教材分析山外有山
1.編寫思路。
本課教學分欣賞和立體紙造型兩部分。旨在通過大量的自然風光、名山圖片的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帶來的不同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用紙雕拼貼組合的形式再現(xiàn)山的美感,激發(fā)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愛國熱情。
2.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帶來的不同美感。
難點:用立體紙造型表現(xiàn)重疊的山峰。山外有山
●方案一
課前準備
。▽W生)收集中國各地名山的攝影圖片,紙材、剪刀、雙面膠或膠水
(教師)課件、彩紙、剪刀、雙面膠或膠水山外有山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啟發(fā)談話。
(1)出示有關黃山的圖片和畫作: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及對黃山的認識。引入話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欲望。
看圖提問:你們?nèi)ミ^這美麗的地方嗎?這是哪兒?(黃山)
。2)出示黃山其他景點的圖片,學生談談感受。
。3)說說自己熟悉的山區(qū)景色,談談印象深刻的景點。
(4)小結:各地的山都有不同的美感。
2.揭示課題:用紙造型表現(xiàn)重重疊疊的山。
3.示范制作,講授紙造型的創(chuàng)作方法。
。1)邊示范邊講解紙造型的制作步驟。
(2)討論如何組合紙造型山,感受不同的美感。
。3)學習重疊排列的方式。
4.觀察分析,交流表達。
。1)出示課件,播放全國各地的名山圖片。
。2)欣賞美景,感受不同的美感。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自己的感受。
教師小結:不同的山景都可以用紙造型的方式表現(xiàn)。
5.學生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創(chuàng)意。
。1)利用不同紙材的特點,設計制作紙造型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