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胖腳丫親子 2018-05-18 14:25:45
社會:商家回饋,提供手工材料
在美國可以說整個社會對孩子們的教育都很重視,不僅是學校,就連商家各類回饋社區(qū)的行動,最后都會體現到孩子身上,比如銷售各種建材的HomeDepot,各家連鎖店在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會為孩子們提供自己動手做家具的機會。就像今年3月份的時候,我家寶貝報名參加了一次這樣的活動,商店為孩子們提供了幾種孩子們比較喜歡或是實用的小模型,同時提供一定數量的家用工具,像是錘子,刷子等等,讓孩子們親自體驗一下家中父母組裝家具的樂趣。
這類活動,不僅商家要提供機會,還需要家長努力配合,不僅要把孩子送來,還要陪著孩子一起來玩,畢竟在活動中使用的是貨真價實的錘子,釘子,年紀小的小朋友沒有家長的陪伴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在那里,我看到很有一些家長帶著剛剛能夠蹣跚走路的小朋友來玩,性子急的就自己完成組裝部分,然后把油漆(商店提供的是水彩顏料代替油漆)部分交給孩子們折騰。這種活動好不好玩?不用我說,但是看擁擠的人頭,很多小朋友身上一身的顏料,就可以想象它們玩得有多開心,畢竟這是一個機會孩子們可以玩大人的“玩具”,好玩不好玩在其次,難得的是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就是弄壞了家長也不會批評,不是么?
除了這類商店,有些工藝品店也會定期提供類似的機會,比如我家附近的Micheal,這是家賣各類手工藝術品的商店,他們每個月也有一天,家長交2塊錢,就有店里的老師教孩子做工藝品,像是畫框啊,美術貼圖種種,很受小姑娘的歡迎,可惜它的規(guī)模比較小,寶兒又不太喜歡那些主題,我們倒是沒有近距離的觀察過。
家庭:父母支持是孩子的動力
不知是否因為父母經常在廚房活動的原因,這個地方一直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在美國很多家庭主婦都很喜歡自己做各類甜點,我們也經常會受到鄰居做的蛋糕和餅干,這簡直成了敦親睦鄰的一大利器。美國很多母親并不拒絕帶孩子一起做廚房家務,好像這也是他們的傳統(tǒng)之一,也許是孩子們在美國學習壓力不大的緣故?美國媽媽們很少有讓孩子做作業(yè),自己做家務的習慣,通常我看到的都是母親與孩子們一起在廚房忙碌,有時鄰居甚至會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在家里做蛋糕,甚至把孩子們的生日派對辦成烘培派對,自給自足,自得其樂。
除了帶孩子做家務,美國父母對孩子們要完成的各類課題也是傾力支持,我們家寶貝每次課題的手工活動,都是我們全家人的智慧結晶。
記得寶兒還是三年級學生的時候,學校某一次的課題是讓孩子們自己建一座城市,每個孩子各負責一部分工作,寶兒做的是教堂,那是我們用鞋盒子剪出來的房體,然后用硬紙板搭出的尖頂和十字架;我曾經見過寶兒的同學用樂高搭出了市內游樂場,那精細的摩天輪,一看就知道小朋友們是不可能自己設計并完成的,可想而知他的父母付出了多少辛苦,可以說沒有父母背后的鼓勵與支持,孩子們不會有那么大的興趣完成各類漂亮的手工設計活動。
總而言之,美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是日積月累的手工活動鍛煉出來的,而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支持與鼓勵,則是孩子們創(chuàng)造力與興趣的源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