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注意力訓練 > 正文

父母如何分階段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

來源:王榮輝快樂育兒 作者:王榮輝 2018-05-18 11:22:37

說兩句

  大家紛紛感慨這么簡單一個的小玩具,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口腔發(fā)展,感官發(fā)展,以及平衡感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到不一樣的留言,比如悠悠媽媽:

  王榮輝老師,看到你發(fā)的DIY覺得好有趣啊,可我從小就是一手殘黨,東西怎么做怎么不好看,還越看越難看,我不想悠悠以后跟我一樣,可是我自己都不會DIY,還能怎么教孩子?

  王老師,我害怕以后孩子也會跟我一樣動手能力很差,你說能不能用其他辦法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其實孩子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復雜,只要我們在平時多加注意,就可以加以鍛煉的。

  比如不管在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應少代勞、多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吃飯、穿衣、刷牙洗臉、如廁,別看這些事情不大,卻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小手。

  孩子會在這些鍛煉中逐漸學會照顧自己,不再凡事依賴父母,個人會變得更加獨立,更加積極向上。

  王榮輝小課堂

  動手:是指孩子能主動的嘗試用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手越用越靈活、越不用越笨拙。

  衣服穿整齊、玩具擺放好、吃飯不用喂,只要我們給予充足的機會讓孩子“動手”,這一切都不難!

  此外孩子非常享受自己動手的過程,孩子能從自己動手的活動中獲得大量的經驗:

  原來我的手和身體是需要這樣配合的;

  原來這個東西還能夠這樣玩的;

  原來這些東西摸起來和看起來的一樣有趣、原來我可以掌控這些!

  當然,在孩子嘗試動手的過程中,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尤其是能夠根據寶寶不同月齡段來加以正確輔助,就會更加容易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下面是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老師根據多年的研究咨詢,得出的關于寶寶0~72個月齡不同階段寶寶的特性,希望可以幫助各位爸爸媽媽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盡量避免挫敗孩子的積極性。

  10-6個月

  這個階段,媽媽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握住奶瓶或伸手拿取玩具,

  所以王榮輝老師建議媽媽們可以試著將玩具放在更遠一點的地方,

  因為每一次的成功拿取都會令孩子喜悅萬分。

  27-12個月

  孩子開始吃輔食了,那么就讓孩子學著自己去喂自己吧。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合適的手指食物,為孩子清潔好雙手,然后就讓孩子試著把食物塞到嘴巴里。

  或許對于成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對于孩子來說,這需要手眼協調,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動作,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鼓勵父母這時要充當出色的觀察員,如果及格的話,你可能會發(fā)現,在一開始,孩子并不能十分準確的把食物塞到嘴巴里,反而可能把食物糊到臉上。

  如果這時我們能夠給予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對他鼓勵的說道:“我看到你在很努力的嘗試把食物放到嘴巴里,我真開心。“

  孩子的積極性相信會更加的高漲。

  如果你的孩子趴在地板上為你認真的撿頭發(fā)絲,那么請把時間和空間留給他就足夠了。如果孩子在成功的撿起頭發(fā)絲并舉到你面前等待你的認可的時候,那么就請愉快的對孩子說一聲:“謝謝”吧!

  313-18個月

  學步期孩子的好奇心隨著運動能力的增長,想要自己動手的欲望更加強烈。

  在這時,可能你會發(fā)現孩子愛去玩門,一天到晚推著門開開關關,樂此不疲。

  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說:“其實這是孩子發(fā)現了門在推動時空間的不斷變化,而且不斷地用手去推門驗證是否真如自己所見的一樣。在這時,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自行去探索,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