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12 20:16:46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的水平往往標志著思維的水平。語言發(fā)展如何是鑒別到學生智力高低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是發(fā)展口語的最佳期,抓緊這個時期逐步型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fā)展智力、口才、書面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的前提,將受益終生。那么,作為第一任教師的父母該如何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呢?
一 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
家長切記要用規(guī)范的普通話與孩子說話,并且不要模仿孩子的兒語語氣,如洗手手、寶寶乖之類。孩子說吃糖糖時,家長要立刻糾正,并且要告訴孩子,要把想法說完整。還可以追問,你想吃什么糖?能用一句話把自己要求說清楚嗎?引導孩子學會組織語言,把多種主要信息完整地表達出來,讓別人聽明白。力求口齒清晰,用詞準確,富于表現(xiàn)力。這對孩子逐步養(yǎng)成說完整的話----規(guī)范的語言非常重要。家長平時在說話時也盡量說長句,家庭語言不要過于簡單,刻板,要生動幽默些,為孩子提供樣本。
二 積累詞語,多打比方
孩子說---“陽臺上花開了!”家長可以引導“能換一種說法嗎?怎么樣開著呀?像什么?”,“像一只大蝴蝶,很好看”讓孩子學會用比喻。因為,學語言和培養(yǎng)想象力是要同步進行的。用詞盡量豐富多樣,避免語言單調(diào)貧乏。譬如,比“好看”更確切的詞以說“漂亮”,“美麗”等。晚上城市廣場的燈亮了,用于形容“燈”的詞有“燈火輝煌”“五顏六色”等。父母要有意識地重復一些新詞語,并把它放在句子中來說,不斷強化鞏固。讓孩子語言一開始就有個高起點。
三 給孩子播放故事錄音。給孩子講故事
比如讓孩子看,童話故事,兒歌童謠,勤學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等,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聽上半個小時。聽完了可以問孩子---魔鬼長什么樣?孩子會說“眼睛象燈籠,嘴巴象山洞”或者和孩子一起嘗試誰講的好。鼓勵孩子開口講故事。這樣孩子不但因為會講故事提高了表訴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在童伴中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和自信。
四 多做語言游戲,玩出語言趣味
若要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能力,僅靠平時交談還是不夠的。因此,可想方設法利用散步,睡前時間做你一言我一語的語言游戲。譬如,開展家庭成語接龍比賽,演講比賽,語語修飾等。如“風”可以說成“柔和的風”、“涼爽的風”“刺骨的風”等。為了準備成語接龍比賽,為孩子準備好成語詞典,書,孩子就會主動去看,去學,去記憶了。
在他心情愉快的時候做以上各種游戲,使他覺得學語言是一項很有趣的事。既鍛練記憶能力、應變能力、想象能力、擴散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對語言的敏感和興趣。
五 旅游途中學語言,要求描述的象“真的一樣”
精心策劃旅游學習。帶他到戶外游玩,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把看到的、聽到的用語言描述出來。比如,孩子喜歡看大海,就有意識的引導他通過“聽、看、觸”,認真觀察海水的顏色、波濤、天空的景色,回家讓他有條理地描述出來,講給媽媽聽,要求“真的一樣".要知道孩子怎樣才能說的真的一樣,如雪白的浪花、轟隆隆的波濤、金色的海岸,顏色、聲音、動態(tài)要會描述。這些。家長在出發(fā)前要先備課,能說得出東西。否則,走馬觀花的旅游是收獲不大了。這種口頭作文訓練,能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為將來向書面作文過渡打下牢固的基礎。
六 盡早閱讀過渡,培養(yǎng)閱讀的好習慣是關鍵
要真正掌握語言,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閱讀了。閱讀是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加速器,是提高書面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梢悦恐苋ヒ淮螘,每次讀一本,買一本。但是,最好要從親子共讀開始,一開始,選擇字少畫多的,接著就是字多畫少的,然后是無畫的拼音書,最后才是無畫無字的書。
閱讀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閱讀就沒有個人心靈的成長,就沒有人的精神的發(fā)育。家長要指導孩子買書,讓孩子對書的興趣遠遠超過電視、網(wǎng)絡的興趣。
總之,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家長要善于針對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抓住他的興趣,選擇適當?shù)臅r機,捕捉技巧方法進行語言訓練。但要遵循一項原則:寓教于樂,用玩學習的心態(tài)來操作。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在輕松自由的狀態(tài)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能力,做到日積月累,潤物無聲的佳境!
編者語:和孩子一起學習,伴他們一起成長,建立起學習型家庭。只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的學習進程才能輕松自在愉悅。才能快樂的成長成才。這樣的家庭必定才是最后的贏家。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