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7 12:58:10
繪本的定義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
“繪本”這個詞來自于日文,與英文對應的是“picture book”。從一般意義上講,繪本或圖畫書所指的對象是相同的,即那些圖文緊密結合的圖書。
◆ 那些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繪本的讀者不僅僅局限于較小的年齡范圍;成人一樣可以去閱讀那些專門為孩子創(chuàng)作的繪本。
繪本的結構和呈現(xiàn)形式
。ㄒ唬├L本中的圖畫
“繪本里有非常出色的文章,非常出色的圖畫。”(松居直),從圖書結構的角度來分析,繪本里有文字和圖(無字書是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但是繪本不同于一般有文字、有圖畫的書;繪本里的圖畫、文字和圖文關系是有特定要求的。兒童文學家彭懿在他的新作《 圖畫書 閱讀與經(jīng)典》中指出,“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繪本是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
繪本中的圖畫應該能夠“講述”、必須能夠表現(xiàn)圖書的內容、主題和細節(jié),富有藝術表現(xiàn)力、有豐富的細節(jié)等待孩子去發(fā)現(xiàn),并能夠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連接,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引起孩子的共鳴。繪繪本里圖畫的“講述”的功能、或者語言功能、“不需要文字,圖畫就可以講故事”的能力,是繪本對“圖”的基本要求。
◆ 美國 凱迪克獎 和英國 凱特.格林納威 獎是世界權威的繪本大獎,我們可以從它們評選優(yōu)秀繪本的標準來進一步了解繪本對“圖”的要求。凱迪克獎的標準:是否使用優(yōu)秀的藝術技巧?圖畫是否能夠巧妙的呈現(xiàn)此書的故事、主題或概念?圖畫的風格是否非常適合此書的故事、主題或概念?透過圖畫,是否能完整傳遞出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角色、氣氛與訊息?凱特.格林納威獎標準:圖畫選擇的媒體材料是否恰當?畫家的個人風格是否有創(chuàng)意而且獨特?風格是否有利于表現(xiàn)主題?整本書的畫風是否一致?
。ǘ├L本中的圖文關系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繪本論》有一個形象的表述“文乘圖”,而不是“文加圖”。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說:“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后所產(chǎn)生的故事。”
◆ 對于圖文關系,英國 凱特.格林納威獎 的評選標準是:排版上圖文整合程度如何?圖文是否彼此呼應?圖是否有利于解釋文、或者只是裝飾作用?書中要有傳達的信息,圖畫是否正確且清晰? (三)繪本的整體設計
作為完整的圖書藝術,僅僅關注圖畫、文字還是不夠,正如松居直所說:“我認為繪本是一個造型藝術,它有各種形狀,繪本必須根據(jù)故事來選擇正確的形狀。而且重量和印刷也不一樣……書是非常有意思的造型藝術。”盡管,繪本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造性的文圖配合,但作為物質形態(tài),書關系到大小、開本、紙張、形狀、輕重、裝訂、印刷、裝幀……等諸多問題,所以,要從文、圖、制作等綜合的角度來考察繪本的特點,也就是對于整體制作的藝術性要求,讓孩子真正從中感受到書的魅力。 ◆ 以英國 凱特.格林納威獎 的標準為例:格式(字體、字型、間距)適當與否?格式有助于集中(還是分散)讀者注意力?書的尺寸是否適當?封面、扉頁、書名的作用如何?視覺印象上看圖書是否帶給讀者新體驗?或者能反映讀者既有的體驗?視覺藝術的品質如何?帶給讀者的整體印象如何?
繪本應該具備如下適合孩子的特性
1、 主題明確突出,讓孩子易于理解。
2、 由于面對兒童,繪本應具有文化眼光和文化傳承性質。
3、 語言淺顯精練、易懂、形象,生動活潑、規(guī)范,符合其年齡特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