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7 11:46:24
現(xiàn)在很多爸媽都會帶寶寶一起讀繪本,想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寶寶啟蒙,教給寶寶各種社交、生活技能;而且讀繪本還可以加強親子關系、拉近和寶寶的距離。
丁媽也很享受和大寶小寶一起讀繪本的時光,這時候娃爸也會來湊熱鬧,繪本帶給寶寶的,是知識的傳播,更是情感的傳遞……
但是!總有一個但是!
讀繪本的方式不對,怕是讀得越多,問題越多啊。
比如就有個媽媽來問,說繪本里面字太少了,也不能教孩子認字兒。丁媽無語,讀繪本主要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教認字啊……
讀繪本的 3 個誤區(qū),
你中招了嗎?
誤區(qū)一:給寶寶讀繪本,是為了讓他們多認字
有些爸媽,寶寶小時候還好,上了幼兒園,就想以小學生的標準給寶寶定位。于是,讀繪本變成了「識字啟蒙課」。
圖畫匆匆?guī)н^,總是把時間停留在空白的文字上。
寶寶這個字怎么念?
媽媽昨天教過你啊,念給媽媽聽一下。
寶寶要是回答不出來,下面的故事家長也不好好念了,久而久之,大大降低了寶寶閱讀的興趣。
學齡中前期的寶寶,對于視覺形象更敏感。讀繪本里的圖,是兒童觀察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想象力和審美情趣,這才是繪本閱讀最珍貴的地方。
誤區(qū)二:想通過故事講明一個道理
80 后的家長,都有語文閱讀理解的后遺癥,看到一個故事總是想深挖背后的內涵,總是要「拔到一定高度」,以至于我們國產(chǎn)的動畫片、繪本,也總是想讓寶寶們看了以后,「明白一個道理」。
有些爸媽讀繪本的「結束方式」,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以后我們不能這樣做,明白了嗎?」
但三四歲的寶寶,都還沒有抽象思維的能力呢,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足,對「道理」、「意義」沒有太多的感知能力。他們主要是通過欣賞故事中的人和事,投射主人公的行為,來獲得正面人生體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