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01 14:49:58
孩子記憶力差怎么辦?如何提高記憶力呢?關于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只能咨詢專家來幫助解決。其實提升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將孩子引入記憶方法之門,讓他知道用有效的記憶方法可以提高記憶力,促使他(她)去探索、交流、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以達到提高記憶力的目的。
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家長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增強孩子記憶的信心,記憶力的好與差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訓練的,記憶力是可以提高的。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記憶能力失去信心,就很難提高。只有有信心,才能集中精力、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把它記住。因此,家長切忌打擊孩子記憶的信心。如有的家長罵孩子“你什么都記不住,一點記性也沒有,對你說了也是白說”等,是很不妥當的。家長要耐心幫助孩子,要多給予鼓勵。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記憶力的信心。
其次是要多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成人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往往很容易記住,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要強迫自己花力氣去記住。
而年幼兒童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對不感興趣的東西很難記住。因此要幼兒學習某種知識或技能,不能靠強迫命令,而是要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家長和老師要指導孩子記憶的方法,善于運用各種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家長要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進行記憶方法的指導。年幼兒童記憶保持時間短,記憶的主要方法是機械識記,要他們記住某種內容就要不斷重復,可教他們背誦一些兒歌、詩歌,記住一些簡單的科學常識。
入學前的兒童已會運用意義識記,可以教他們運用順序記憶、歸類記憶、聯(lián)想記憶等方法。入學后要記住一篇課文,可用整體記憶和分段記憶等方法。
另外,如果是在幼兒期寶寶,家長也可以參照以下幾個方法:
運用教具,形象記憶具體形象、生動鮮明的物體,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激發(fā)幼兒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兒識記。幼兒在學習知識中,教師能恰當的運用實物、標本、模型、圖畫等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幼兒就能產生形象記憶,提高記憶能力。
如:學習數的組成、加減法,知識比較抽象,教師利用教具演示、講解,幼兒就能理解知識,加之幼兒動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識。又如:音樂課學習歌曲, 運用圖片或實物等教具向幼兒解釋歌詞,就會幫助幼兒記住歌曲內容,并達到教學目的。其它各科知識也是如此,恰當地運用不同的教具,就會使幼兒輕松的記憶知識。
開展游戲,潛能開發(fā)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
高爾基說過: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的確,游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和智力。教師把知識融于游戲之中,可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記憶。如“潛能專家特訓營游戲”等。
認識水,再水中放入各色插塑玩具,先讓幼兒進行玩水游戲,通過在水中玩插塑,讓幼兒知道水是無色的,再讓幼兒用小竹簍盛水,用手抓水,從而知道水會流動,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掌握了水的性質。
多種感官,嘗試記憶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參與活動,能獲得最好的嘗試記憶效果。
如:認識紙,讓幼兒用手把紙放水里看紙吸水,把紙放在火上燒一燒,用手撕一撕紙。通過實驗,幼兒記住了紙的四個秘密。又如:小班認識蘋果,通過看、摸、聞、嘗,了解了蘋果的顏色、形狀、味道,最后讓幼兒畫蘋果,加深了嘗試后對知識的記憶。“潛能專家特訓營游戲”中的記憶拼版色彩十分豐富,是鍛煉幼兒各種感官的最好的游戲。
找準異同,比較記憶在引導幼兒認識類似的事物時,可通過比較,找出異同點,幫助幼兒比較記憶。
如:認識鴨子,可在認識嘴、腳時,出示雞,讓幼兒比較雞嘴和鴨嘴的形狀,雞腳和鴨腳的樣子,根據不同,明確記住雞、鴨各自的特征。
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記憶發(fā)散思維是思維者根據問題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規(guī),尋求變化,獲得多種答案的一種思維形式,其特點具有極大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