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18-05-01 10:03:21
內(nèi)容簡介
天使在地下鐵入口跟我說再見的那一年,
我漸漸看不見了。
于是十五歲生日那天,我冒著毛毛細雨,走進了地下鐵,
開始了我人生最大的探險。
我小心翼翼地走進那深邃的地下通道,聽到自己孤單的腳步是如此的沉重。
我開始練習從一個陌生的小站坐到另一個陌生的小站。
然而在擁擠的車廂里,我迷失了方向。
走在地下鐵的月臺上,我聽到遠方的陣陣海潮聲。
穿越地心的另一端,會不會剛好有一片盛開的玫瑰花園?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是沒有邊界的。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是沒有出口的迷宮。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已走到世界的盡頭。
在這個城市里,我不斷地迷路。不斷地坐錯車,并一再下錯車。
我走出地下鐵,會有人在出口等我嗎?
陽光溫暖地撒下,我能否找到傳說中那一片金色的葉子和那枚櫻桃紅的甜美蘋果?
媒體評論
生活中,地鐵是一輛輛列車,承載著旅客前往各個站臺。然而在幾米筆下,地鐵卻也承載著命運,承載著美好與希望,承載著黑暗與光明,承載著恐懼無助、懷疑失望,承載著迷惑惆悵、傷感與悲涼。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列地下鐵,它載著人們的心靈出發(fā),前往一個又一個站臺,站臺上有時陽光明媚,有時陰云密布;有時人群熙攘,有時孤單寂寞;有時我們坐過了站,一時間張皇失措;有時我們下錯了車,迷失在錯綜復雜的地鐵通道里進退兩難……我想養(yǎng)一條會說話的魚,排解我的孤獨;我想聽到迎風搖擺的枝椏發(fā)出的輕柔聲響,在無助的時候找到心靈的慰藉;我想找到櫻桃一樣紅的最甜美的蘋果還有落葉叢中那一枚金色的葉子,它們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希望。
《地下鐵》以一個都市中最為常見的公共設(shè)施——地下鐵,為主要的敘事空間,講述了一個盲女在自己想象和現(xiàn)實之間尋找屬于自己的世界的故事。書的英文名字——“TheSound ofColors”,優(yōu)美之余點明了一種作者的態(tài)度——生活需要感受,需要想方設(shè)法、勇往直前地主動感受——看不見的人可以聽顏色,嗅不到的人可以看氣味,聽不到的人可以看聲音。萬事萬物都有不足,我們自己也是。換一種知覺去感受,我們將會在傷害里感受愛,在哭泣里懂得笑,在迷茫里找到方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列駛向自己心愿的“地下鐵”,“天使說再見”的那一年,也許生命這場不歸的冒險才剛剛開始,你無法抗拒途中的失意,當然也無法拒絕那些必將到達的歡樂。
作者以恰到好處的色彩搭配和簡潔詩意的內(nèi)心讀白,為閱讀創(chuàng)造出一種舒適溫和的感受。通過繪圖與文字對位的方式向讀者進行獨一無二的述說與溝通,帶領(lǐng)讀者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每一個人心中點滴的光亮。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