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少年兒童研究 2018-04-26 19:50:20
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抽象思維是以科學的概念為起點的思維過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深刻性,科學的概念是從客觀事物中高度概括出來的。因此,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要從概念入手。蘋果、柑橘、香蕉、菠蘿……,我們概括為“水果”,大雁、海燕、仙鶴、天鵝……,我們概括為“飛禽”等等。
玩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抽象思維。比如德國人用繪制地圖培養(yǎng)孩子抽象思維能力,常?梢钥匆娫诤I的沙灘上,三、四歲的幼兒在父母的啟發(fā)下,用小木棍畫出記憶中的家宅或學校,周邊的房屋、花園、商店等也一一清楚地標示出來。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抽象思維能力,應在潛移默化中,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抽象為符號或概念,用自己嚴謹的思維習慣做孩子的榜樣,而不要取代教師的角色進行系統的思維訓練。
這個案例中,孩子的問題出在沒有把現實事物概念化和數量關系符號化。家長可以陪伴孩子研讀例題和習題,與孩子一起想辦法,用簡捷的符號表示習題中的數量,用圖形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注意尊重孩子意見,幫助孩子建立具體事物與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努力避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不一致。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這一點也不假,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以父母為楷模逐步成長起來的。應該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作為父母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教他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不要把自己當作孩子終生的教師,所以家長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章一: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而我又沒把握解決好的話,我會首先和任教老師取得聯系。小學的孩子上了4年級后,功課的難度會有所加大,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判斷不出該在哪方面幫助孩子。也許您認為是孩子的抽象能力需要培養(yǎng),但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
孩子的知識是在學校獲得的,老師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往往能準確地發(fā)現孩子的學習問題出在哪里。我們在家里幫助孩子又是分析又是做題,也許事倍功半。
可能這位媽媽會想:老師面對那么多的孩子,未必了解我這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畢竟我只面對一個孩子,對他的了解更詳細、具體。這話沒錯,老師可能不如做父母的了解孩子。但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家長和老師做更多的溝通,把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仔細說給老師聽,一方面讓老師在學校對孩子多些關注,另一方面讓老師提供些具體可行的方法,方便家長在家里指導孩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