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23 10:44:20
2、嫉妒
因為父母工作忙碌,很多孩子在小時候被交給爺爺奶奶帶。孩子為了重新獲取安全感,讓自己更好地生存,會本能地依戀奶奶?墒牵斂匆姾⒆痈棠谈H近時,很多媽媽會產生嫉妒的情緒,導致對孩子過分挑剔與控制。
劉華清建議媽媽除了要接納自己的情緒外,也要真誠地感謝婆婆所做出的貢獻。
實際上,在被撫養(yǎng)的過程中,“奶奶”已經在心理上成為孩子的 “媽媽”。所以,當奶奶被否定和指責時,孩子才會這么痛苦和混亂。此時,尊重和肯定婆婆的付出,就是媽媽對女兒最好的愛。
3、無助
在生活中,我們常?匆娪行⿱寢屚媸謾C不管孩子,或者把照顧孩子的責任推到老人、保姆身上。其中有些媽媽不是因為沒有責任心,而是因為自己在嬰兒時期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內心有一種絕望感和無助感。
孩子大哭時,她們的心里其實已經翻江倒海,但是覺得自己做不好,所以就裝作沒有聽到孩子的需要,假裝這件事情沒有發(fā)生。
在心理上,這種媽媽就是一個脆弱的孩子,根本顧不上孩子的需要。孩子遇到問題時,她會表現得很無助,孩子就會覺得媽媽很無能,看不起媽媽,感到憤怒和絕望。
4、冷漠
媽媽的冷漠,也可能是有心理創(chuàng)傷。
冷漠的媽媽不關注別人,沒有能力馬上響應孩子的需要。比如,明知道孩子餓了,可她就是不過去。那么,孩子想要去控制別人的渴望就會加強。長大后,他會希望所有人都聽他的,甚至養(yǎng)成控制型人格。
另外,因為缺乏同理心,冷漠媽媽很難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希望媽媽去安慰他,冷漠媽媽的反應往往是:“這有什么?為了這點兒小事你就哭?”沒有理解,她自然也很難傳遞給孩子愛與支持。
媽媽要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
有情緒時,可以逛街、找閨蜜聊天、聽音樂、做運動等等,用合理的渠道發(fā)泄、舒緩情緒。
這樣,情緒不會像條件反射似的爆發(fā),而是更有彈性和靈活性,更適合當下的處境,這樣就能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
另外,如果媽媽的情緒不穩(wěn)定,到了青春期,孩子可能會集中爆發(fā)出很多心理問題,比如焦慮、抑郁、強迫、厭食癥以及人格障礙傾向。
媽媽可以把孩子的問題作為改變自己的契機,和孩子一起系統(tǒng)接受專業(yè)化的心理咨詢與治療,自我成長。
爸爸提供好環(huán)境,媽媽才會情緒穩(wěn)定
劉華清認為,爸爸對于孩子的作用是保持整個家庭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環(huán)境穩(wěn)定了,媽媽的情緒會更穩(wěn)定,孩子就能從良好的親子關系中健康成長。
很多男人在面對婆媳大戰(zhàn)時,覺得自己應對不了就跑;或者認為“媽是親生的,媳婦可以換”,一味地偏幫母親,指責妻子。
其實,夫妻關系才是家庭關系的核心,也是家庭穩(wěn)定的基石,兩口子要一條心。
婆媳發(fā)生矛盾時,妻子有很多情緒。如果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妻子的負面情緒就會對著孩子去了。所以,這時候,男人要表現出力量,很穩(wěn)地站在家里,在婆媳之間起到調和與緩沖的作用。
丈夫對妻子的支持,還有很多種方式。比如,關心和傾聽妻子的需要,感謝妻子對家庭做出的貢獻,幫她分擔家務等等。
有一位爸爸,工作需要經常出差。但是,他每次從外地回到家,無論是凌晨還是深夜,都會親手做一個大面包。等孩子們早上醒來,一聞到面包的香氣,就知道爸爸回來了,歡呼雀躍著到房間里找爸爸。妻子也從這個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汲取著營養(yǎng)與力量。
保持情緒穩(wěn)定,是每個媽媽都要學習的功課;而幫助媽媽情緒穩(wěn)定,是每個爸爸都要做的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