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7 19:28:55
很多陷入親子關系的怨恨、沖突、苦惱、折磨的人,都曾對自己堅持的“對”和權威父母堅持的“對”產(chǎn)生過強烈的言語沖突,爭執(zhí)誰是誰非的過程中,蒙蔽了雙方理性的思考。
對與錯的劃分從來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一切憑自己的感覺判斷,感覺好了,錯的也可以是對的;感覺不好,沒錯也是有錯。
親子關系中,父母不一定都是對的,如果你不想要一個叛逆或者沒主見的孩子,就不要跟孩子爭誰是誰非。
當我們說“我的心是好的”,多半是我們做了傷害對方的事。
“我還不是為你好”這是親子關系最大的殺手。也許對方想要的根本不是你所認為的,而你卻自以為是地堅持“付出”,回報你的將是對方的逃避和壓力,甚至憎恨。
“我媽說,女孩子找工作得圖個穩(wěn)定,這樣才能找個好對象......”
“我爸說,女孩子必須要嫁個家境好的人家,這樣會少吃苦。”
當我們說“你應該這樣想、你必須、這樣做”時,就是把自己當成了老師、法官或者是老板......
親子之間不是上下級,世間也沒有為你量身訂做的孩子,不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的接納和磨合。
先談感情,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就沒有那么多的“你應該”了。
人們總是默認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會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小孩,他們可能會比自己的父母更像個成年人。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長大,是一段令人感到孤獨的經(jīng)歷。
這些父母表面上看起來沒什么問題:他們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給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他們外貌正常,舉止也正常。但實際上,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情感聯(lián)結。
父母與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長!
“你看XXX,比你學習好,比你會來事兒!”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問:“為什么你要將孩子互相比較?”
曰:“為了互相激勵對方,彌補孩子的不足。”
但是,有多少被“比較”的孩子是感覺被父母激勵的?
更多的孩子是被激怒,帶著憤怒的情緒去面對這種行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嗎?
一看到孩子和異性交往,就認定孩子正在早戀;一聽到有人給孩子發(fā)短信,就懷疑是“葷”段子,非要自己先檢查一下才安心。
孩子長大后,也需要一些隱私,行動做事也不再像小孩子那樣,什么都向父母主動匯報,尤其是高中生。父母無法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于是就開始敏感起來。有些父母甚至發(fā)現(xiàn)孩子換了一個發(fā)型,就認為孩子可能在早戀。
父母的這種敏感的心態(tài),已經(jīng)成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誘因。與其猜疑、不信任孩子,不如開誠布公和他聊一聊,從尊重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正面引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