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4-17 15:46:41
沒經驗的產婦,常常懷疑產后陰道分泌物是生病的表現(xiàn),其實這只是產后惡露。那么產后惡露是什么呢?產后惡露是產婦分娩后陰道會排出瘀血和黏液混合物的俗稱,主要成分是分娩時脫落的子宮蛻膜、胎盤附著物處蛻膜和血液。幼教網整理了一些關于產后惡露的知識給大家,準媽媽們可以了解一下。
產后惡露:產后惡露如何判斷是否正常
要看惡露是否是正常的,首先應學會正常的惡露和異常惡露之間的區(qū)別,這樣一來就明白自己的情況到底是正常還是不正常的惡露了,惡露的正常與否會影響到產后身體恢復的程度,所以一定對惡露要有足夠的認識,那么產后惡露如何判斷是否正常呢?
正常惡露分三種:
產后四天左右的惡露稱為血性惡露,量多、顏色棕紅,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塊、壞死的蛻膜組織。
產后一周為漿液性惡露,其色轉淡、內含血液越來越少。
白色惡露內含大量白血球、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一月左右惡露基本停止,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不臭。
認識正常的惡露后,就不難判別了,惡露有臭味,或紅色惡露、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xù)時間過長,反反復復,都惡露異常的表現(xiàn),惡露異常一般是因為產褥期出血和感染引起的。
產后紅色惡露反反復復或者越來越多,并有新鮮血塊,要警惕胎盤息肉或。絨毛膜上皮癌是一種惡性癌癥,多發(fā)生于葡萄胎后,也有20%左右的病例繼發(fā)于足月妊娠或與妊娠同時存在。此癌癥臨床上也多見,正常妊娠分娩后數(shù)日,尿或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即轉為陰性,如果仍為陽性并伴反復的血性惡露,就要提高警惕了。
惡露是分娩后判斷產婦身體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如發(fā)生惡露異常,應及時上醫(yī)院檢查、治療。
要引起注意的異常情況:
如果產后2周,惡露為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者胎膜樣物,子宮修復程度較差,要考慮子宮內可能殘留有胎盤或胎膜,異常惡露還可能導致大出血,要立即去醫(yī)院診治。
產褥感染時,會引起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產婦有發(fā)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癥狀。這時的惡露,不僅有臭味,而且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混濁、污穢的土褐色。
對于以上說出正常和異常惡露的癥狀,只要一比較,就很容易認出什么是正常的,那種是不正常的惡露,從而更早更早時地發(fā)現(xiàn)身體病癥而采取合理的治療手法,把產婦的感染疾病的機率減到最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