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7 09:05:09
家庭治療師把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種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問題是非是在維持或者破壞這種關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問題消失,可以問家庭是否愿意先改變傾斜關系,看看在均衡的關系下孩子的問題會怎樣變化,這是家庭的選擇。
是非觀念強的心理咨詢師會無意識充當家庭的評判人,批評那個看起來很強,實際上內心很苦很累的母親,使治療產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對治療師的厭惡。聰明的則會與母親結盟來尋求母親的大力協(xié)助。最糟糕事莫過于咨詢師試圖幫助母親“鎮(zhèn)壓”孩子,挫敗孩子潛意識里的“反抗”,以為錯都在孩子。
其實,大多數孩子的行為紊亂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親密的人——母親。要孩子有變化,父母要率先有變化。
觀察3:平衡
母親與孩子死死糾結在一起,有時不是為了要挾丈夫,而是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醫(yī)生對家庭關系的另一種描述,它幾乎是“婚姻傾斜”的反轉。在一些家庭里,我們常?吹揭粋很權威的父親,斥責母親過度的嬌慣和縱容孩子,而不爭氣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著母親。
“母子結盟”常常是經久綿長,無堅不催。這樣的母子關系可能會是男人心中無窮的煩惱。你和太太紅臉的時候,就能從孩子的眼中讀到恐懼或是憤怒,你叫他“寶寶”的時候,他會扭頭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給孩子一些苦頭,找孩子的一些別扭,你立即會發(fā)現自己陷入一種困境,因為任何對孩子的不滿都自然的歸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轉眼就成了驢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個心理學描述是父親在家庭情感關系或權利系統(tǒng)中缺席,比如長期的出門在外,個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羈,沒有責任感等。母子依戀成為家庭情感維系的中心,母親和孩子構成一種補償性“婚姻關系”。
這樣的家庭關系中,孩子是父親腿上的一個“袢馬繩”,母親會主動的給丈夫呈現甚至夸大孩子的問題, 以此來向丈夫“索取”應該得到的關心。在旁人看來,這樣的母親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永遠長不成熟的丈夫,一個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第三類“母子同盟”的心理學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內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認同和對親密關系不信任的母親,通過下意識的對孩子的深層依戀來獲取內在的穩(wěn)定。
一般來說,母子熱戀是孩子從出生到兩歲之間的一種母子不可分離的相互依存的狀態(tài),個性依賴的母親會被這種深度親密帶來的愉悅感所迷醉,以至于對孩子“成癮”。
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母親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時候,父親卻常常是過廳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時侯,個性弱的父親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情感的邊緣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討好母子來維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