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西安站 作者:大盆友啊 2018-04-11 17:53:02
制作春節(jié)賀卡、親子閱讀、親子活動游記……劉先生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這個寒假可把他累壞了。大部分寒假作業(yè)都要求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把劉先生一家忙得團團轉。“咱大人參與其中了,完成的不像點樣,拿不出手,怕到了學校被老師和其他家長笑話,我簡直頭都大啦!”這個寒假,很多家長遇到了跟劉先生一樣的頭疼事兒,不管工作多忙,都要陪孩子完成作業(yè),大家不禁吐槽:這是考孩子還是考家長呀?
家長吐槽:一晚上制作30多張賀卡
“各位家長,春節(jié)將至,陪寶貝為家人、朋友制作春節(jié)賀卡吧,送去孩子的愛和祝福,作業(yè)要曬在群里哦!”這已是寒假里,老師通過班級微信群發(fā)起的第N次親子寒假作業(yè)了。寒假半個多月,大大小小的任務幾乎沒斷過。晚上9點多女兒去睡了,劉先生一個通宵為女兒做了30多張春節(jié)賀卡。“繪畫、寫作、各種歷史文學數(shù)學知識,作為家長他必須無所不會、無所不能。仿佛我又重新上了一次學呀!”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胡女士的愛人在外地工作,她平時工作特別忙。一放假就把兒子送去托管班,可假期里老師特別喜歡留親子互動體驗的作業(yè)。比如一家人出游寫游記,親子閱讀寫讀后感等。胡女士只能硬著頭皮特地請假陪兒子去體驗并完成作業(yè)。
家長質疑:是親子交流還是考家長?
采訪中,有同樣經歷的家長還真不少,“學校倡導親子教育無可厚非,但各式各樣的親子作業(yè)到底是在考孩子,還是考家長呀?”
家長王女士說,原本以為女兒上學長大了,自己的擔子能輕點,可自從孩子上學后,一到假期作為家長的她,“功課”反倒更多了。
唐女士說:“很多親子手工作業(yè),都是孩子睡了,我大半夜強打著精神一個人弄的,有的主題海報什么的,還得去單位求助有美術功底的同事。沒辦法呀,老師明確說家長跟孩子共同完成,作業(yè)完成的不像樣,兒子拿到學校去,人家笑話的不是咱們家長嗎!”
孩子卻說:跟爸媽一起做作業(yè)很快樂
一邊家長喊累,一邊孩子卻說很有趣。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受訪孩子都覺得,和家長在一起完成作業(yè),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十分快樂。由此可見,科學合理地完成一份親子作業(yè),會受到孩子和家長的共同歡迎。
從事20多年小學教學,擔任小學三年級班主任的李老師告訴記者,現(xiàn)在很多父母與孩子交流時間太少,學校的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甚至都是爺爺奶奶等老人代勞。父母雙方真的一個人都沒有時間嗎?
老師意見:家長重在參與,別當成“差事”
這個寒假,李老師也為學生布置了幾項親子作業(yè)。李老師說,如今,親子作業(yè)幾乎是每個學校的必留作業(yè)。學校有任務,老師也會額外布置一些。
她強調,如果完成親子作業(yè),只求結果不在乎過程,那就本末倒置了。親子作業(yè)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家長重在參與,建立正確的溝通方式,增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密度。如偏離了這個目標,再有意義的作業(yè)也就淪為“差事”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