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11 15:02:26
故事延伸法
有的故事結尾其實是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間的。我一般就會把這種結尾留給自在來讓他創(chuàng)造。比如大衛(wèi)上學去,有的人會覺得這本繪本是一個比較反面的教材,會讓小朋友模仿,就像最近有文章抨擊小豬佩奇,我倒是覺得,模仿很好啊,小朋友的模仿能力強是很好的事情,在沒有傷害自己,沒有傷害別人的前提下,為什么要阻止孩子學小豬的叫法呢?踩泥坑,可能家長更多的考慮是,衣服臟了大人清洗比較麻煩吧。但是用這樣的觀點來否定這部動畫的意義,我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
好,我們一起來說說大衛(wèi)上學去這本繪本,怎么講。在故事的結尾,老師摸著大衛(wèi)的頭說,做得很好,大衛(wèi),你現(xiàn)在可以回家了。我們每次講這個故事的時候,自在因為聽得次數(shù)比較多了,所以他會有兩種發(fā)散。我說,大衛(wèi)回家了,他回到家,會發(fā)生什么呢?自在就會說,他踩著椅子去拿餅干,然后媽媽說,大衛(wèi),不可以!你們懂的,他自己就連續(xù)劇似的切換到了大衛(wèi)不可以那個繪本當中去了。大衛(wèi)不可以那本繪本也是一樣,結尾的時候,說,大衛(wèi)蓋好被子睡覺了,自在就會說,快睡覺吧,明天還要上學呢……就這樣來回切換。
這是基于情節(jié)的延續(xù)。還有一種呢,我們一定要特別利用的就是,一些繪本,在故事講完或者還沒有正式開始的時候,會有一些僅僅只有圖畫卻沒有文字的“文字留白”,大家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讓孩子試著去看圖說話,從而導入故事。
我舉個例子,弗洛格成長故事里有一本《弗洛格堆雪人》這個故事講述的是,青蛙弗洛格不喜歡漫長的冬天,他不愿意跟朋友們?nèi)セ,打雪仗,自己在家里有很孤單,于是在門外堆了一個雪人,跟自己作伴。
故事的結尾,就有這樣沒有文字只有圖畫的頁面,我會說,哇,好大的雪啊,到處都是白色的?雌饋盱o悄悄的,對了,小鴨、野兔、小豬去干什么了啊?這些都是弗洛格的朋友,根據(jù)書中的內(nèi)容,這些朋友去溜冰了。然后我就繼續(xù)問,那弗洛格怎么不去啊,自在回答:他是一只光溜溜的青蛙,他很怕冷。這句話其實是青蛙弗洛格另一本書里對冬天里的弗洛格的一種描述,自在就記下來了。然后我就繼續(xù)問他,他沒有跟好朋友一起去玩啊,那待在家里做什么呢?自在就回答:他搭了一個雪人,這樣他就不會孤單了。我又根據(jù)書里的內(nèi)容提問了雪人的鼻子、嘴巴是用什么做的,他都一一回答了我。
所以,繪本中的封面、環(huán)襯、扉頁、封底、都蘊藏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大家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孩子觀察、思考,然后組織語言,進行復述、回答問題,甚至可以延伸想象。
對于還沒有開始用語言表達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讓孩子用手指一些關鍵元素等等,或者學某個動作、表情,讓孩子通過這樣的互動來表達繪本的內(nèi)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