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超級育兒師 作者:企鵝媽媽 2018-04-11 14:29:48
編者按
食物過敏在成年人中約占1%-2%,而在嬰幼兒中所占的比例則是成年人10倍!本期,超級育兒師邀請旅日兒童營養(yǎng)專家企鵝媽媽,結合日本小兒過敏學會發(fā)布的《食物過敏診療指導》,與各位媽媽分享針對過敏性體質寶寶的飲食指導。
食物過敏的癥狀各種各樣,一般表現(xiàn)為皮膚濕疹、瘙癢、水皰、蕁麻疹、嘴唇腫大,還可能出現(xiàn)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科癥狀以及咳嗽、哮喘等呼吸科癥狀,嚴重者呼吸困難,血壓降低,甚至危及生命。過敏性體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既要排除過敏食物對孩子的傷害,又要保證孩子營養(yǎng)均衡,對養(yǎng)育者是一項不小的任務。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4點有關過敏體質兒童在家與在校的飲食注意事項。
過敏源食物不必完全去除
進行食物過敏源檢測,根據(jù)結果最小限度除去過敏食物。由于食物過敏血液檢查或皮膚試驗會有假陽性的結果,需要結合食物經口負荷試驗來判定可食用范圍。有些過敏源食物通過加熱或加工孩子就能食用,或者少量情況下能食用,通過專門醫(yī)師判斷,可不完全除去。
比如雞蛋,通過完全加熱,可降低其過敏性——生雞蛋或半熟雞蛋都可能引發(fā)過敏,但全煮熟的雞蛋通常就不容易致敏。在加工類食品比如布丁、奶油中可能含有未完全煮熟的雞蛋,過敏兒童需要注意。而蛋白又比蛋黃更容易致敏,所以寶寶輔食添加雞蛋時應從少量蛋黃開始,能吃蛋黃后再加蛋白。
欠缺的營養(yǎng)從其他食物中補充
有食物過敏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容易因飲食偏差而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均衡的現(xiàn)象,建議從其他食物中補充。比如牛奶過敏的孩子,可以從大豆、豆腐、海鮮等鈣質豐富的食物中補充鈣的攝入;反之也有對豆腐、豆制品過敏的孩子,就需要從牛奶中補充鈣質,從肉類中補充蛋白質;對小麥過敏的孩子,可以選擇米飯作為主食;對芝麻過敏的孩子,不能直接食用芝麻、芝麻油,但可以從花生、核桃等其他種子類食物中獲取相近營養(yǎng)素;花生過敏的兒童亦是如此。
在日常飲食中尋找方便代替的食物來源,既能彌補孩子在營養(yǎng)攝入上的不足,又簡單易行。
定期確認耐受性
家有過敏體質寶寶,媽媽們還應該定期與醫(yī)生確認孩子對食物過敏源的耐受性。隨著成長中免疫功能的發(fā)展和健全,過敏源食物可食用量會慢慢增加,甚至過敏癥狀消失。一般在孩子入園、入學前,家長可以再次確認孩子可以攝取過敏性食物的范圍。
家校溝通確保老師知情
及時與幼兒園或學校老師溝通,避免孩子誤食過敏源食物。一方面先叮囑孩子哪些食物ta不能吃,另一方面做好家校溝通,請老師對孩子的情況先行了解,以免孩子誤食過敏源食物引發(fā)危險。
對于食物過敏嚴重,需要完全除去過敏源的孩子,除了確認食材外,還需確認烹飪中使用的調味料。在學校有集體聚餐、出游等活動前,家長可以和老師提前確認是否存在過敏食物并說明孩子的情況。
一般嬰幼兒階段的食物過敏現(xiàn)象在1-2年后會得到改善或緩解,家長們不用過于擔心。對于過敏癥狀比較嚴重的孩子,應該找到替代品,及時補充由此缺失的營養(yǎng),防止因為長期缺失某種營養(yǎng),影響孩子生長發(fā)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