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0 16:41:26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冀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面積》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相關問題。
2、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一步體會“轉化”和“極限”的數學思想,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邏輯之美,體驗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前些日子我們已經研究了圓,今天咱們繼續(xù)研究圓。
2、畫圓
首先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圓規(guī)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圓。
3、比較圓的大小
請小組內同學互相看一看,你們畫的圓一樣嗎?為什么有的同學畫的圓大一些,有的同學畫的圓小一些?看來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4、揭示課題
我們把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出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確定策略,體會轉化
(1)明確研究問題
師:同學們都認為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有關,那么圓的面積和半徑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2)體會轉化
怎么去研究呢?這讓我想起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同學們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嗎?誰能用幾句話簡單地概括一下這個故事?曹沖之所以能稱出大象的重量,你覺得關鍵在于什么?(把大象的重量轉化成石頭的重量)
其實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我們就常常用到轉化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大腦中快速搜索一下,以前我們在研究一個新圖形的面積時,用到過哪些好的方法?
預設: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推導方法。
當學生說不上來時,老師提醒:比如,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割補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