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01 18:36:51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魯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夜雨寄北》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為什么要剪“西窗燭”。
能力目標
背誦全文,并擴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的思念之情,培養(yǎng)欣賞詩歌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設身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黑板,教科書,多媒體教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一段背景音樂《相思》引入情境。
二、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懷州河內人。詩與杜牧齊名,有“小李杜”之稱,有《李義山詩集》。
三、朗讀
結合注釋,快速的瀏覽一遍課文,老師范讀一遍,找朗誦水平高的學生范讀一遍,然后集體朗誦一遍。
四、重點串講,深入情境,領會作者的境地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侔蜕剑涸诮袼拇ㄊ∧辖h北。
②共翦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③卻話:重頭談起。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xiàn)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對話體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xiàn)。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復出現(xiàn),令人回腸蕩氣。“何當”緊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六、總結全文并背誦這首詩
七、布置作業(yè)
將本詩改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字數不限,沒背會的同學下來將詩背熟!下節(jié)課交作業(yè)。
八、課后小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