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30 14:27:49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滬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受寵的象》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品味文章富有個性的語言表述,揣摩不同動物的不同心態(tài),理解寓言深刻的寓意。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
“飛黃騰達”和“一帆風順”詞義辨析、“風度”和“儀態(tài)”詞義辨析,“贏”的字形,“哞哞”、“毿毿”讀音。
口語交際的訓練設計目標:
揣摩不同動物的不同心態(tài),轉換成語言表達;補充一兩個動物,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什么。說說如果象在現(xiàn)場會有什么反應?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
那些旁觀者為什么發(fā)現(xiàn)不了象得到恩寵的原因?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
仿寫或續(xù)寫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寓言是怎樣的一種文學體裁?
寓言是一種生動而有趣的文學樣式,隱含有勸喻或諷刺意義。“寓”是“寄托”的意思,
作者往往以動植物為主人公,充分發(fā)揮想象,運用擬人手法,把深刻的思想寄托在一個個小
故事里,讓人讀后能從中懂得一定的道理。我國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寓言的創(chuàng)作成就很高,如莊子、韓非子的許多優(yōu)秀寓言一直流傳至今。古希臘的伊索、17世紀法國的拉?封丹、18世紀德國的萊辛、19世紀俄國的克雷洛夫四位享有盛名的寓言大師被稱為“世界四大寓言家”。
2、你讀過哪些寓言?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學生散讀課文,思考;文中這些動物的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并簡述理由。
[明確]應該用不以為然,輕蔑的語氣來朗讀。因為它們心中十分不服氣,表面贊美實為貶低。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圈畫出描寫這些動物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它的尾巴輕輕地搖動著哩”通過動作寫出了狐貍的得意之色。
“插嘴”寫出了熊的急不可耐。
“或者可能”“也許”表現(xiàn)出公牛的貌似謙虛。
“難道”這一反問句寫出了驢子的氣勢洶洶。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