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專題_小學資源庫 > 小學資源庫 > 正文

2018年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在山的那邊》教案設計(2)

來源:幼教網 2018-03-29 19:01:43

說兩句



  例子;

  哦,山那邊 / 是海嗎?(“是”字重讀,句子呈升調。要讀出充滿疑惑和向往的語氣。)

  在 / 山的那邊,是海!是 / 用信念 / 凝成的海(“是”“信念凝成”應重讀,要讀出肯定的語氣,突出實現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堅定。)

  先由學生獨立設計,小組內交流、試讀,然后在班級展示。

  明確:第一節(jié)情感變化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第二節(jié)情感變化為堅定──渴望──充滿信心、樂觀。

  最后融合全班的設計成果,聲情并茂地朗讀全詩。

  五、體驗與反思

  經過這樣反復的朗讀,你們明白了詩中的“山”和“海”象征什么嗎?

  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

  六、布置作業(yè)

  1. 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2. 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小時候――――爬山、看海――――失望(不懂媽媽的話)

  長大后――――生活、信念――――自信(悟出媽媽話之含義)

  現 在――――生活、哲理――――勇敢面對困難,追求新的生活。

  作者簡介:

  王家新。曾用筆名北新等,文學教授。

 。保梗担纺瓿錾诤钡そ。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學。1974年高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到肖川農化廠勞動。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就讀大學期間開始發(fā)表詩作。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3年參加詩刊組織的青春詩會。1984年寫出組詩《中國畫》《長江組詩》等,廣受關注。1985年借調北京《詩刊》從事編輯工作,出版詩集《告別》《紀念》。1986年始詩風有所轉變,更為凝重,告別青春寫作。這時期的代表作有《觸摸》《風景》《預感》等,詩論《人與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訪問學者,1994年回國,后調入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2006年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聘任為教授,開設中西現代詩歌比較研究課程及創(chuàng)造性寫作課程。

  著有詩集《紀念》(長江文藝出版社,1985)、《游動懸崖》(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王家新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樓梯》(英譯本,倫敦威爾斯維普出版社,1993)、詩論集《人與世界的相遇》(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沒有英雄的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文學隨筆集《對隱秘的熱情》(北岳文藝出版社,1997)、《坐矮板凳的天使》(中國工人出版社,2003)等。

  另有編著《中國當代實驗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當代歐美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二十世紀外國重要詩人論詩》(河南文藝出版社,1993)、《葉芝文集》(三卷本,東方出版社,1996)、《歐美現代詩歌流派詩選》(三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中國當代詩歌經典》(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及翻譯集《保羅·策蘭詩文集》(與芮虎合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等多種。

  曾參與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閻立欽教授主持的《語文大視野》項目,擔任高一卷主編。曾獲多種國內詩歌獎,曾多次獲教育學院科研論文、科研論著一等獎。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詩歌學會”理事。

  詩歌作品及詩學文章被選入多種國內重要詩選及理論批評文集,并被北大、復旦等大學選入多種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詩作《在山的那邊》被人教社選入初一語文教材,寫這首詩時他還是一個剛從邊遠山區(qū)進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隨父母工作調動在五六個地方生活過,所以他童年充滿幻想,才寫下這首詩。詩作《帕斯捷爾納克》被人教社選入高二語文讀本。

  文體知識:

  詩歌的起源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jié)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fā)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jié)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渡袝·虞書》: “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fā)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tǒng)稱詩歌。

  詩體概說 詩體的分類,是一個復雜的問題,F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簡單地談談漢魏六朝和唐宋的詩體。漢魏六朝詩,一般稱為古詩,其中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個時期的文人詩。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樂府歌辭是由樂府機關采集,并為它配上樂譜,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龍·樂府》篇說:"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詩、歌、樂府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詩指的是詩人所作的歌辭,歌指的是和詩相配合的樂曲,樂府則兼指二者而言。后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中唐時白居易等掀起一個新樂府運動,創(chuàng)新題,寫時事,因而叫作新樂府。

  唐以后的詩體,從格律上看,大致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類。近體詩又叫今體詩,它有一定的格律。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共二十個字,七絕共二十八個字。絕句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律絕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一般只限于五絕。

  “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于1953年—紀弦創(chuàng)立“現代詩社”時確立,F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營重于修辭。

  “古典詩”與“現代詩”的比較:“詩”者皆為感于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