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9 12:14:5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結合有關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意象,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課前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小黑板出示《滿江紅》片段,介紹寫作背景。
2、板書詩人陸游及課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讀題并釋題。
二、初讀古詩
1、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讀準節(jié)奏,注意停頓。
2、請學生個讀并正音。
3、齊讀古詩,一定要讀準停頓。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師:讓我們走進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1、自由讀古詩,借助注釋,同桌兩人互相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交流,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3、其他學生補充。
師:“三萬里河東入海”讓我們仿佛看到黃河咆哮著,奔騰著向東流入了大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又讓我們看到巍峨的華山高聳入云,直插云天;祖國的山河是多么壯觀,我們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4、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一、二行詩句,板書“三萬里河”、“五千仞岳”。
師:黃河真有“三萬里”嗎?華山真有“五千仞”嗎?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呢?
此情此景,作者想表達什么情感?
5、老師范讀后兩句:
①理解“胡塵”,不僅僅指金兵戰(zhàn)馬所揚起的塵土;
、诶蠋熞龑,在金兵戰(zhàn)馬的踐踏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一幕?
師:我們仿佛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慘死在金兵的鐵蹄下,嗷嗷待哺的嬰兒慘死在金兵的鐵蹄下,到處哀聲遍野,生靈涂炭,老人在流淚,婦女在流淚,小孩在流淚,北宋的遺民在流淚(板書:淚盡),這是何等悲慘的生活呀!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③帶有感情讀詩。
6、“南望王師又一年”,你可知道“這一年”是多少年嗎?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中原已經(jīng)淪陷了整整65年,同學們,65年。780個月。23739個日日夜夜!
引讀——“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7、“遺民”苦苦盼望的南宋軍隊來了嗎?出示《示兒》,你從哪兒體會到的?你還體會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深化詩情
1、陸游一生致力于抗擊金兵的事業(yè)中,然而他的報負卻未得到當朝皇帝的認同,他的官職一貶再貶,直到老,他仍然想上前線殺敵,這是一種多么強烈的愛國情懷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