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27 13:29:29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北京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己亥雜詩》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內(nèi)容:
這首詩是小學階段難得一見的政治詩,與平時我們教學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的詩不同,詩人采用“創(chuàng)景抒情”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的意象來表現(xiàn)情感:“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詩的內(nèi)容從“清末的社會現(xiàn)狀”到“復雜情感”再到“急切愿望”,對學生而言理解比較難。
學習者分析:
學習本詩歌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本單元愛我中華為主題下的《開國大典》、《望大陸》、《三海關》、《太陽與士兵》這五篇文章,并通過反復地朗讀,感受到了每篇文章的作者熾熱的愛國情懷,,所以學生在大體把握本首詩的情感上會比較容易。但這首詩是小學階段難得一見的的政治詩,再加上本詩所表現(xiàn)的時代與學生相距太遠,而且學生平時缺少此積累。教學時教師要先介紹本詩歌的背景,加深學生對這首詩的社會環(huán)境的認識。再組織點撥學生在反復的誦讀、默讀中,抓住詩歌的意象,通過想象畫面的方式探討詩意,體會情感,初步感知本詩的表達特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朗讀背誦并默寫《己亥雜詩》。
2、聯(lián)系作者寫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3、初步感知本詩的表達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讀好詩句,整體把握,誦讀賞析,領悟情感,拓展延伸。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在誦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PPT課件
設計理念:
充分地研讀教材、把握教材,抓準教學的重難點,并在教學設計時將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踏實訓練,與小學高年段的閱讀要求貫徹到教學中,在學生自學自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我適當?shù)狞c化引導學生學習、學會學習方法、形成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情感的體驗是必然的催化劑和目的。
教學過程:
一、以錯字板書激趣,營造學習氛圍
1、以前我們學的詩多是唐宋時期的作品,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距今僅一百多年,清代龔自珍的一首詩。
2、板書:已亥雜詩(把“己”寫成“已”)
3、指名讀課題,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書寫并指正(請學生講解并總結“己”和“已”的區(qū)別和怎樣記住它們的字形。)
4、全班齊讀課題,解釋詩題
、僮x了課題你們知道詩題的意思嗎?誰來說一說?(課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查字典和翻閱工具書,明白“己和亥”兩字的意思,學生自己匯報: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詩題就是1839年。然后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和查閱資料了解到這首詩是龔自珍在辭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見所思所想記錄成 315首日記體組詩。)
、谠1840年,你們知道中國發(fā)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嗎?(學生根據(jù)課前的搜集匯報:鴉片戰(zhàn)爭。)
、坌〗Y:這一年,正是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曾經(jīng)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nèi)大肆打壓,官吏貪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我們要學的這首詩,這是第220首。(PPT出示)
5、簡介龔自珍
學生把自己課前查閱并收集到的龔自珍資料在班上以小組形式進行匯報展示!驹O計意圖】雖然本詩所表現(xiàn)的時代與學生相距太遠,平時缺少此積累。但為了不低估學生的潛力,我還是采用以學生課前搜集和預習匯報為主,教師補充為輔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再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細心的習慣,以錯字板書激趣,營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走進文本。
二、初讀全詩,整體把握
完成“自主學習”部分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
2、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么?
小結:同學們自學能力真強,自主學習部分完成得又好又快。
設計意圖:
從讀順詩句到借助注釋與工具書,以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給六年級學生自學自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是后面交流、匯報。
完成:“師生誦讀部分”
1、指名讀,齊讀,練讀。(糾正字音與停頓)
2、師配樂范讀。
同學們都讀得這么投入,我也被你們的朗誦感染了,我也想讀一讀。
3、學生再配樂讀整首詩
設計意圖:
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個性解讀的時間和情境,在學生讀上癮的基礎上,我用羨慕的語氣求得我示范配樂朗誦的機會,讓學生在傾聽比較中更激發(fā)想讀的欲望。
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匯報交流
學生小組自由交流,解決以下內(nèi)容;
(1)九州生氣恃風雷;
“生氣”真的是指的中國“發(fā)脾氣”嗎?在這里用“生機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這種說法更符合前文“九州”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