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19 15:35:57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你知道嗎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三)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P47.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過程,推導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
2、會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計算。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索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初步理解運用、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探索推導過程與運用。
教具準備:
PPT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回憶舊知。
要求學生回憶一下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乘法的運算規(guī)律。
。ㄎ覀兩瞎(jié)課學習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那么,大家回憶一下,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公式又是什么呢?)
a×b=b×a
。╝×b)×c=a×(b×c)(黑板板書)
。敲醇臃ㄊ欠褚灿型瑯拥囊(guī)律呢?讓我們現(xiàn)在來探討一下)
二、創(chuàng)設情境、操作體驗
1、由生活引入,通過對話的形式與學生共同探討交換的含義。
數(shù)一數(shù):本班男生的人數(shù)和本班女生的人數(shù),求本班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女生:(26+17)人
女生+男生:(17+26)人
結果無論哪一種計算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再舉書本上兩個例子來說明。
26+17=17+26
3+2=2+3
15+20=20+15
a+b=b+a (黑板板書)
讓學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分析比較兩個算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突出強調“交換”的意思。結果表明:兩個式子的加數(shù)交換了位置,但和不變。再要求學生自己舉一兩個例子來試試看。
2、出示題目:同學們的課間活動很豐富,看,有28個男生在跳繩,17個女生在跳繩,23個女生在踢毽子,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先算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人,再算全部的人數(shù):(28+17)+23人。
方法二:先算一下女生,再算一下他們加起來一共是多少人:28+(17+23)人。
那么得出:(28+17)+23=28+(17+23)整十
。3+2)+5=3+(2+5)
。19+12)+38=19+(12+38)整十
。╝+b)+c=a+(b+c)
結果表明,計算出來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