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15 15:59:52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西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高山流水》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材分析
課文為我們講述的是一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的故事,俞伯牙和鐘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結為知己,俞伯牙因為失去知己而痛摔瑤琴的故事,說明了知音難尋,讓我們體會到他們之間的真正友誼。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10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直接導入
1.課前大家預習了《高山流水》這一課,會認課文里的詞語嗎?一起讀讀吧!
晉國 奉命 抒情 墳墓 友誼
心急如焚 如泣如訴 風平浪靜
氣勢磅礴 煙波浩渺 催人淚下
一見如故 高山流水
2.師:高山流水,是一個成語,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題(板書)。
二、題目設疑,初讀課文
。ㄒ唬┫胂螽嬅,導入課文。
1.看到題目(課件),你會想到什么樣的畫面。
2.其實呀,高山流水也是一曲古箏曲,這段音樂中還隱藏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讓我們在音樂的感染下去了解本課的重要內容。默讀課文,開始吧。
。ǘ┱w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俞伯牙通過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知音鐘子期。)
2.師:課文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鐘子期。(板書)
3.誰知道“知音”本來的意思是什么(懂音樂的人、好朋友)。那課文里的意思是什么,俞伯牙和鐘子期是怎樣成為知音的,我們運用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ㄒ唬⿲W習巧遇知音部分。
俞伯牙是怎樣一個人,課文哪一段告訴了我們(第1段)。抽生讀。課文里還有一個詞語也告訴了我們他在音樂上成績卓著,找找。(琴藝高超)
1.作為音樂家要找到懂自己音樂的人,容易嗎?(為什么這樣說)
2.課文什么地方寫俞伯牙知音難尋。(第2段)
3.抽生讀。
4.讀后有什么樣的感受。(一直都沒找到知音)
5.在第2段中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了音樂家知音難尋。(琴藝高超,始終)
6.從“琴藝高超”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始終”你有什么體會。
7.是呀,我們也深深體會到伯牙雖“琴藝高超”,但“始終”沒有遇到能聽懂他音樂的人,能用你們的朗讀傳達伯牙這種“知音難求”的心境嗎?齊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