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3-14 22:54:4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進一步體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并解釋其實際意義。
能力目標:
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標:
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統(tǒng)計意識,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重、難點: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教學策略:
在討論與交流的基礎上,體會每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
教學準備:各種統(tǒng)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指名回答什么是中位數和眾數?其他同學評議和補充。
二、練一練。
1、第一題。指名讀題,獨立計算平均數,并說出它們的中位數和眾數。其他同學評議。
2、第二題。先獨立計算平均數、中位數,找出眾數。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用平均數不合適?
3、第三題。獨立計算,同桌交流。
三、小調查。
在一些比賽中,計算選手的最后的分時,往往先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計算剩下的得分的平均數,把它作為該選手的最后的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
板書設計:
中位數和眾數的練習課
第三題
40厘米出現的次數最多
40是眾數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