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專題_小學資源庫 > 小學資源庫 > 正文

2018年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教案設計

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14 16:32:25

說兩句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漢子、燒毀、木屑、蘑菇、呻吟、宛轉(zhuǎn)”等詞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场⒗斫庹n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础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被稱為“夜鶯”的孩子是怎樣幫助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

 。、了解開頭三個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之間的相互照應。

  教學難點:

  “小夜鶯”的機智來自思維敏捷,敏捷的思維來自熱愛祖國的感情,這一點難于理解。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通過上網(wǎng)、翻閱書籍、請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關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資料。(歷史背景、有關故事)

 。病]見過“夜鶯”的同學,通過查字典,了解一下夜鶯這種鳥。

  3、預習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

 。、回顧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了解“夜鶯”嗎?誰來說一說。

  教師過渡:體態(tài)小巧玲瓏,叫聲清脆宛轉(zhuǎn),每當月上高樓,它就會放開歌喉縱情歌唱。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一起走進1941年的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走近一只勇敢的夜鶯,去聆聽他神奇、機智的歌聲吧!(板書課題)

  二、學情調(diào)查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對于前蘇聯(lián)的衛(wèi)國戰(zhàn)爭,你了解多少?

  三、初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指導學生讀通句子。

 。、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讀后印象。

  過渡: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爭取講得和故事一樣精彩。

  四、把握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

 。薄⒃僮x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空行。想一想:“夜鶯”是怎樣巧妙地和敵人周旋,為游擊隊送情報的?

 。、重點讀課文的一、二部分,看看“夜鶯”是怎樣迷惑敵人,為敵人帶路和怎樣與游擊隊聯(lián)絡的。

 。、試著把這篇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講一講?稍跍蕚涞幕A上分小組講,講后評價,主要看是否把握了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

  設計意圖:抓住主線,理清脈絡。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初讀全文,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小夜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此基礎上再默讀全文,抓住主線,要求學生試著把這篇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講一講,從而理清課文脈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