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11 21:43:28
現(xiàn)在到了秋末冬初又是怎樣?出示衰敗的荷葉,你看如今只剩下枯枝敗葉,所以作者說:荷盡已無擎雨蓋,
理解“擎雨蓋” 指荷葉
擎,用手做一個動作,看看這個字,下面是個手,向上托,雨蓋,原指雨傘比喻荷葉就像是撐開的雨傘。荷葉田田,你覺得像什么?多像向上撐開的雨傘!
下雨了,你們瞧,點點水珠都被撐在了荷葉上,能像雨傘一樣撐住雨點的就是荷葉啊
師補充:到了秋末冬初,荷花謝了,已經(jīng)看不見像雨傘一樣撐起的荷花,只剩下了枯枝敗葉。
。2)菊殘猶有傲霜枝。
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是寫秋末冬初呢?為什么說可以從這里看出來呢?
用同樣的方法理解:菊殘(凋謝的菊花)
猶有:還有
(平時碰到有不理解的內(nèi)容,你是如何解答的)
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組詞,還要會根據(jù)詞語來選擇合適的解釋
傲: a 堅強不屈的樣子 b自高自大 如:傲然挺立
霜:秋冬季節(jié),氣溫下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才會出現(xiàn),早上起來,看見那地上白白的一層,天越冷霜越厚,(看課文插圖)當時天氣怎樣?
在這樣寒冷的季節(jié)里,菊花謝了,還剩下枝條傲然挺立著,不怕風吹霜打。傲霜--不畏寒霜。
師小結(jié):在古代,菊花和荷花都是品性高潔的代表,時至今日,人們還是對荷花和菊花情有獨鐘,說品德高尚的人是“出淤泥而不染”,說性情恬淡,不爭名利的人是“人淡如菊”。(齊讀兩句)
。3)理解 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說明都成熟了
荷葉原來像撐開的雨傘,如今全都枯敗了,再也無法遮擋雨水,菊花也凋零落盡,然而它的殘枝卻帶著孤風傲骨,挺立于霜雪中,也許有人會覺得蕭條無味吧?可蘇軾是怎樣卻說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橘經(jīng)愛住初冬嚴寒的考驗,不僅枝葉依然,顯出盎然生機,而且結(jié)出色形俱佳、味道鮮美可作饋贈禮品的果實。
。4)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嗎?蘇軾對劉景文說了些什么?就像對老朋友說話一樣
整首詩的意思
7、師小結(jié):(比如,加了什么字使句子更加通順,古詩的語言凝練簡潔,隨著歷史的變遷,很大一部分字詞的含義產(chǎn)生了變化,在學生的回答中強調(diào)可以適當增、換、等,作者寫詩的時候往往要反復推敲,而我們學古詩就是也要字斟句酌,才能領悟出其中的內(nèi)涵)
師小結(jié):對老朋友說的這樣親切自然,劉景文聽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四、感悟詩境,體詩情
1、為什么贈?
師:就像同學們一開始所提出來的那樣,蘇軾為什么要寫這首詩贈給劉景文呢?(生答,好朋友……)
。1)簡單介紹劉景文 劉景文,北宋時河南開封人,是蘇軾的朋友,兩人十分投緣,經(jīng)常在一起飲酒品詩,蘇軾很敬佩劉景文大方豪爽的個性,堅強不屈的品格,稱劉景文是個“慷慨奇士”。
。2)師:其實蘇軾對劉景文的敬佩之情在詩中有所體現(xiàn),
君:對人的尊稱
橙黃橘綠 橘古代稱嘉樹,樹有刺,結(jié)的果子卻是圓的,有傲骨,但對人隨和,因為橙、橘經(jīng)愛住初冬嚴寒之考驗,不僅枝葉依然,顯出盎然生機,而且結(jié)出色形俱佳、味道鮮美可作饋贈禮品的果實。
四個字中,有兩個是表示顏色的,橙、橘經(jīng)愛住初冬嚴寒之考驗,不僅枝葉依然,而且色彩斑斕、味道鮮美,在這樣寒冷的季節(jié),是多么難得多么讓人喜愛呀。 傲:堅強不屈,就像那傲然屹立的菊枝
自然地聯(lián)想到秋、菊花、青松等等,進而明白詩人是對劉景文的一種稱贊和鼓勵
2、感情朗讀,
。1)在詩人的眼里,好朋友就是具有這樣品格的人,他對劉景文的敬仰之情都包含在這字里行間,千言萬語都濃縮在這短短二十八個字里面,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自讀——指名讀——教師范讀-——指導后再讀——齊讀
“荷盡/已無//擎雨/蓋,”
凋謝的無奈,語調(diào)平直舒緩,聲音稍低,表現(xiàn)冬景的蕭瑟凄清。“已無”要適度強調(diào),與下句的“猶有”形成對比。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菊殘/猶有//傲霜/枝。”
欣喜之情 聲音稍高,強調(diào)“猶有”。重讀“傲霜”,表現(xiàn)出菊花高傲不屈的精神。
“一年/好景//君須/記,”
語調(diào)高亢、熱烈,重讀“好”和“須”,表現(xiàn)出殷勤囑咐、熱烈期望的意思。
“最是/橙黃//橘綠/時。”
重讀“最”和“橙黃橘綠”,讀“橙黃橘綠”時速度慢,四個字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間歇,有回旋想像的余地,可以在腦中想象橙黃橘綠的景象,表現(xiàn)對成熟豐收的冬天的贊美之情。
。2)師:春華秋實,這看似衰敗的景像中孕育著勃勃生機,看來同學們不但讀懂了蘇軾的詩,還讀懂了詩人的心(齊讀)
在蘇軾的心目中劉景文就是具有崇高的品格與節(jié)操的人,蘇軾把詩贈與好友,同時更是作者的自勉。
五、拓展
師:在人生道路上遭受種種磨難和挫折的蘇軾,依然有開闊的視野,豪放的激情,他對藝術(shù)的追求孜孜不倦,樂觀向上使他一生受益,名垂青史。他不但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時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真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他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多卷,遺留二千七百多首詩、三百多首詞和許多優(yōu)美散文。讓我們來背一背這首詩吧在我們的必背古詩里還有另外四首,自讀
《題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春江曉景 》《飲湖上初晴后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