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武漢站 2018-03-07 14:27:09
近年來,由于需求旺盛,針對0-6歲階段的早期教育機構呈爆發(fā)式增長態(tài)勢,其中亂象叢生。部分早教機構生意靠加盟,無需任何培訓或資質,只要投資幾萬元就可加盟;客源靠買賣,通過招生代理“購買”生源;上課靠忽悠,廣告內容與實際課程脫節(jié),招生時隨意承諾,合同語義模糊,繳費后立馬“變臉”。(2018年1月28日新華社)
有關調查顯示,中國嬰童教育市場正值高速發(fā)展期,2017年早教市場規(guī)模約為2000億元。早教市場如此火爆,一方面反映了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早教機構敏銳的市場攻勢,他們抓住了家長的心理,瞄準了家長的錢袋,其虛假的宣傳、不著邊際的承諾,令家長們不得不就范。
然而,效果真像他們宣傳的那樣神奇嗎?比如,報道中披露的“0-6歲大腦潛能激發(fā)班”,參加這樣的培訓班真的能開發(fā)孩子的大腦潛能嗎?我看未必。
以大腦開發(fā)為例,很早以來就有早教機構打著“右腦開發(fā)”的旗號,宣稱“右腦決定實力”“右腦潛能無限”“右腦開發(fā)、人生贏家”。這些機構認為,大腦左右兩半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左腦長于語言描述、數(shù)字計算、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右腦長于音樂欣賞、形象思維、三維空間認知等具體思維。左腦是理性的腦、知識的腦,右腦是感性的腦、創(chuàng)造的腦。人類長期以來主要運用左腦進行思維,孩子若想成功,必須進行右腦開發(fā),以提高記憶力和智商。
有研究顯示,嬰幼兒時期的確是大腦開發(fā)的最佳時期,但是大腦的開發(fā)卻是左右不分的。研究者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腦磁圖描技術等已證實:雖然兩個腦半球的功能存在著不對稱性,但并不是分開來運行的。大腦在工作時,許多任務的完成需要不同腦區(qū)的共同參與,而不是只由一個腦區(qū)來完成。也就是說,孩子的大腦對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是共同作用的,孩子在思考、處事、判斷、思維和語言應用的時候,是協(xié)調了左右腦共同完成的。因此,“右腦開發(fā)”不過是一個謊言,不存在專門開發(fā)左腦或右腦的方法,左腦和右腦開發(fā)也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左右腦需要協(xié)調平衡發(fā)展。
此外,家長們還需認識到,早教并非“早一點教”。早教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對事物的好奇心、良好的行為習慣、豐富的情感和對周圍人文與自然環(huán)境的正確態(tài)度,不是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或者培養(yǎng)某項技能。而家長們所理解的早教,實際上是把自己的興趣轉嫁到孩子身上,以自己不成功的人生綁架孩子的未來。
孩子不可能按照家長的設計走完人生之路,他們的未來具有多種不確定性和可能性,過早地給孩子的能力貼標簽或者進行不必要的培訓,讓其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必然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不僅起不到開發(fā)潛能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逐步產(chǎn)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親子關系緊張。
家長對孩子學習興趣、好奇心、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豐富情感、審美情趣的陶冶,并非一定要依托早教機構,家庭教育完全能擔此重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傳身教和榜樣示范作用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的確需要進行早教的話,家長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尊重孩子的興趣,并且選擇有資質的正規(guī)學前教育機構,而不是憑著家長自己的興趣,盲目跟風,浪費大量錢財,隨意為孩子做出不符合實際的選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