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專題_小學資源庫 > 小學資源庫 > 正文

2018年人教新課標五年級語文上冊《木笛》教案設計(2)

來源:幼教網 2018-03-06 22:11:14

說兩句


  角度之一:從考場氛圍的角度感受這場考試非同尋常,在這次考試中主動放棄讓人感到意外。

  (1)讓學生從“要求嚴苛、競爭激烈、都是高手”等詞語中體會高手云集,進入終試不易。

  (2)抓住“正襟危坐、不茍言笑、聲名遠揚”等詞語體會考官不同凡響,對藝術水平要求高。

 。3)追問:羅丹,著名的雕塑家,他打量雕塑作品時什么樣?大師像羅丹打量雕塑作品一樣打量朱丹,你感受到什么?

  小結:看得細致入微,仿佛要從外表看到他的內心;像欣賞藝術品一樣打量朱丹,初見朱丹,大師對他投去的目光嚴苛而又欣賞。

  角度之二:從朱丹的舉動引起反響的角度看,他的放棄考試讓大師惋惜。

 。1)隨學生交流適時點撥:“悶雷炸響”,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結:朱丹的一句話震驚了全場,“轟”的一聲在人們的心頭炸裂,誰都沒想到他會拒絕演奏,讓人詫異。

 。2)追問:從大師的話語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朱丹拒絕演奏歡樂的樂曲,他放棄的是什么?

  放棄了進入樂團的機會,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前途;前途錯過了,再也無法挽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朱丹竟甘愿放棄自己美好的藝術前途。

  角度之三:從朱丹的語言、動作、神情中體會。

 。1)讓學生從“一絲悲戚”和“涌出苦澀的淚水”兩句中感受“男兒有淚不輕彈”,而今到了傷心處,眼中難以抑制淚水,放棄這次機會他心中多么不舍。

 。2)引導學生關注朱丹進入考場和離開考場前取放木笛的語句。從他對木笛的“一取一放”中體會到什么?

  小結:兩個“小心”,看出朱丹珍愛木笛,熱愛音樂,對木笛的視若珍寶表現(xiàn)出對藝術的渴望與追求。

  5.這部分作者以對話的方式展開內容,抓住朱丹的動作、神情細致地進行描寫。朱丹,一個頗有音樂才華的青年,一個把藝術當生命的人,在一場決定他前途命運的考試中,毅然選擇了放棄考試,默然離場,只因為什么?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6.朱丹是為了一場紀念。在朱丹的內心深處,對死難同胞的紀念勝過了他個人的前途、命運,甚至他的生命。在前途與紀念中他選擇紀念;他的內心中涌動著怎樣的波瀾,使得他如此義無反顧?讓我們翻開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吧。

 。1)出示圖片: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的歷史佐證。

 。2)出示課件。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下淪陷。手無寸鐵的中國人被日寇像牲畜一樣虐殺。慘絕人寰的屠殺持續(xù)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大約60000分鐘。遇難同胞超過300000人。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這是祖國歷史上慘痛的一頁,這一天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國殤之日。

 。3)學生談感受:看著日寇獸性摧殘中國人的情景,聽著這組血淋淋的數字,你的內心有著怎樣的感受?

  小結:痛恨日寇,他們侵略我們的國土,虐殺無辜的百姓;同情死難的同胞,為他們生命的逝去感到難過、惋惜;心中充滿了悲憤,為我們的祖國曾遭踐踏而痛苦;我們要記住歷史,要振興中華。

  7.南京大屠殺,一段屈辱的歷史。朱丹國恥銘記在心,滿懷哀痛。所以在歡樂與紀念中他選擇了恪守悲傷?紙錾纤闳浑x場,心潮難平,你們體會著此刻朱丹的內心想法,分角色讀一讀對話。

 。1)自由找伙伴練讀。

  (2)學生展示,大家從他們的讀中感受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文本的體會與資料的引入,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從而感悟朱丹當時的心情,理解他做出選擇的原因。

 。ㄈ┫胂螽嬅,體會情感

  過渡:朱丹不肯吹歡樂的笛曲,這無聲,勝過千言萬語。這不為,彰顯了他人格的力量,痛楚而堅決。我們感到了他拒絕背后的錚錚豪氣。

  暮色來臨,雪花飛揚,他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靜靜佇立,深情款款地吹奏了起來。笛曲就是他的心曲,你們能聽懂他的心聲嗎?

  自由讀“入夜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1.此刻,你們聽到了怎樣的笛聲?感受到了什么?

  2.請同學們把你感受到的動筆寫一寫,和其他同學說一說。

  出示課件:

  笛聲悲涼凄切,猶如 ,猶如 ;這如泣如訴的笛聲是在為 而哭泣,是在訴說 。

  【設計意圖】借笛聲引發(fā)想象,表達心聲,體會文章主題。

  3.這笛聲道盡了朱丹內心的悲痛,他對死難同胞的深深悼念,他對日寇累累暴行的控訴,他不忘國恥的浩然正氣都凝聚在這幽幽的笛聲里,充塞在天地之間。這是他的生命心曲。反復朗讀。

  4.朱丹不忘國恥,在銘記中砥礪前行。在描寫朱丹的笛聲時,在這部分內容中反復出現(xiàn)了飄舞的雪花,你們找一找,說一說作者描寫“雪”的意圖。

 。1)學生找到語句,讀一讀說一說。(小結: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2)點撥:朱丹在石碑前看到了孩子的方陣,為什么描寫雪花?

 、僮约鹤x一讀“孩子方陣”這一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