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俠名 2018-03-06 16:35:26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挑山工》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挑山工一心向著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的精神。本論壇歡迎廣大教科版小學語文教師加入交流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用“耽誤”、“樸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挑山工說的話的深刻含義,并從中受到啟迪。
教具準備1.生字生詞卡片。
2.寫有“讀讀寫寫”中詞語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安排的篇目和重點訓練項目
2.導入新課。板書:挑山工。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誰知道“挑山工”是指什么樣的人?預習后,知道了挑山工的哪些特點?(學生自由發(fā)言,互相補充,認識可深可淺。)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和讀破句的地方。
二、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他們登山時的姿勢是什么樣的?找出課文里的話說一說。挑山工登山的路線是什么樣的?(是折尺形的。)誰能描述一下,“折尺”是什么?(學生討論后,教師可在黑板上圖示,或實物演示。)挑山工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線,而不像一般登山的人那樣直往上走?(東西不碰在臺階上;還能省些力氣。)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線帶來什么問題?(路程比游人約多一倍。)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呢?帶著這個問題繼續(xù)讀課文。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